?夏阳《万里进财》203x132厘米油画 1991年 中华艺术宫藏20世纪90年代初,夏阳从美国移居中国台湾,结束了他于纽约的20年艺术旅程。同时他的艺术形式也从照相写实风格,转而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尉晓榕《坡·猪》136×68厘米 中国画?尉晓榕画中的动物,都是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畜类——猪牛马羊,且往往都来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如放牧、喂养等。他善于用成群的动物构成大块面的墨色,...
亚明《空山松子落》95x59.7厘米 中国画 1985年 中华艺术宫藏?《空山松子落》虽是全景式的构图,在情绪上却是近景窥看的视野。小女孩与小狗相伴走在山石小路中,倒映清澈。山峰以晕染带出,无勾勒...
张松《秀水绿岸》 68x68厘米 中国画 2006年 中华艺术宫藏?张松是当代“新安画派”一员。创作中首先坚持“艺术心灵的冲动,来自于我眼中的世界”的理念,努力把握用纸、执笔、泼墨、敷色、气韵的...
李子侯《春消息》67.5x46厘米 中国画 1983年 中华艺术宫藏?画中的江南吴地女性头戴蓝印花布方巾,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清新秀雅,如歌如绘,留有余意,似让观者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意,仿若行走...
人们每用“看不懂”、“不知画的是什么”来质疑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通常,对于古典艺术,中国的唐画也好,宋画也好,西方的文艺三杰也...
作者:张艳 因为疫情,很多网友宅在家中也变着法儿自己找乐子,于是诞生了不少美食家、美术家、音乐家、摄影家……总之很多生活中的“艺术”和“艺术家”被挖掘出来了。
王向明《重读美术史》150x150厘米 油画?在迷乱中寻找着出口,有成功,有失败。对着众多作品,对着众多的好作品,王向明一直在想,如果是他,该如何思考“重读美术史”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画?最后...
刘亚平《红土》180x180厘米x2 2015年 油画?注意过脚下那片黑红黑红的泥土吗?土地,是民众赖以生息的地方。太阳晒红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苍茫永恒,像是凝固在文明和蛮荒尘土里的生命。物换星移,...
程俊杰、黄斌勇《今日张江——5月》 200x300厘米 油画《今日张江——5月》整幅画作洋溢着勃勃生气,带着装饰感的构图,人物全作侧面处理,白色的有轨电车,也是平面化处置,获得一种安宁祥和的氛...
这件作品是童兆源以我国自主创新品牌奇瑞汽车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明快的色彩和动静交织的线条,变化之中体现着秩序,给人带来信心和振奋。作者承继徽派版画语境
朱刚《海派戏曲人物》75x60厘米 油画 2018?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与艺术瑰宝。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戏曲重启活力,以传承与创新拨动生活的情感,凝聚时代的力量。中国梦与戏曲艺术的...
刘曼文《蓝调》200x162厘米 油画 2016年?《蓝调》以蓝色为主要基调,其实是具有明确指向的空间切入。蓝色的神秘、奢华、冷艳是作者对都市的解释。橱窗内模特造型轮廓的雕琢精致、平静、时尚以及...
人们每用“看不懂”、“不知画的是什么”来质疑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邵克萍《甬江春潮》35x45.5厘米版画 1988年 中华艺术宫藏作品刻画了宁波甬江的春日景色。宁波的母亲河甬江,两岸春色明媚,江上船只众多。岸边高楼林立,山上楼阁点缀,海鸥成群飞来,一派春意...
水彩画粉画 · 天路作|者|创|作|谈 《天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变化,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对最美奋斗者、建设者的礼赞也倾吐着对这片深厚土地的爱,《天路》是其...
程俊杰、黄斌勇《今日张江——5月》 200x300厘米 油画《今日张江——5月》整幅画作洋溢着勃勃生气,带着装饰感的构图,人物全作侧面处理,白色的有轨电车,也是平面化处置,获得一种安宁祥和的氛...
金祥龙《潮起大江》121x200厘米 版画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将于5月21日至8月14日...
童兆源《征程之光》65x90厘米 版画 2014年?这件作品是童兆源以我国自主创新品牌奇瑞汽车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明快的色彩和动静交织的线条,变化之中体现着秩序,给人带来信心和振奋。作者承继徽派...
朱刚《海派戏曲人物》75x60厘米 油画 2018?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与艺术瑰宝。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戏曲重启活力,以传承与创新拨动生活的情感,凝聚时代的力量。中国梦与戏曲艺术的...
刘曼文《蓝调》200x162厘米 油画 2016年?《蓝调》以蓝色为主要基调,其实是具有明确指向的空间切入。蓝色的神秘、奢华、冷艳是作者对都市的解释。橱窗内模特造型轮廓的雕琢精致、平静、时尚以及...
王向明《重读美术史》150x150厘米 油画?在迷乱中寻找着出口,有成功,有失败。对着众多作品,对着众多的好作品,王向明一直在想,如果是他,该如何思考“重读美术史”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画?最后...
刘亚平《红土》180x180厘米x2 2015年 油画?注意过脚下那片黑红黑红的泥土吗?土地,是民众赖以生息的地方。太阳晒红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苍茫永恒,像是凝固在文明和蛮荒尘土里的生命。物换星移,...
?沈柔坚《百合花》69x69厘米中国画 1998年 中华艺术宫藏静止的画面,鲜活灵动,在晨露的沐浴下,展开的是人们的内心,共同感受到的鲜花之美。那些生机勃勃的百合花,清新柔和,披着晨色绽放的花...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方鼎是商代重要的礼器,夔纹扁足方鼎,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鼎高42.3厘米、重18千克。内底里中部铸有“妇好”二字铭...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从古到今,中国人对玉总怀有一种独特的深情。对玉的琢磨,贯穿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中。清代玉器的制造在乾隆时期发展到高峰。乾隆年制贺寿花插,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
?三月,散发着温柔的诱惑,浪漫的气息,春风吹落一片朝霞,落入凡尘,化作了那一树桃花。三月桃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一株古朴的...
?青铜面饰,是一种正面为浅浮雕的片状青铜器,依照形制的不同分为青铜人面饰和青铜兽面饰两种,面饰周边多有穿孔,可将其固定在某种器具或戴于兽的面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这副青铜面饰,是戴于...
?鼎,自古被视为国之重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代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在实际用途中,鼎不仅是古代用以烹煮肉食和盛贮的器具,更是最常见且最神秘的礼器。杜岭二号方鼎,是迄今发现的商...
?三彩器,全名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三彩鸳鸯尊,唐代,现藏于河南...
?二月,乍暖还寒时分,携着浓郁的年味,用茫茫的雪野,洗尽铅华,生命在寂静中孕育,窗外的玉兰已蓦然千干蕊,洁白如玉、清香似兰。二月玉兰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也称跪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青玉跽坐人形佩,是197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