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在线平台展示服务,借以满足人们居家期间正常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及学术研究之日常所需,在线展览因此变得红火起来。
全人类异乎寻常地共有一种心情起伏,唯有低着头,紧握拳头。人们退回家中,但止不住向窗外凝望,歌唱,希翼找到希望之窗中透出的那一丝微光…
曹斐在创作中持续探索虚拟性,以及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自我认知和理解现实的方式,实体与虚拟之间的这种错位一直贯穿于她的作品中。
虽然疫情蔓延让文艺演出,特别是以剧场为空间的传统艺术展示受到了限制,但走进直播间的艺术家们试水了新的传播方式,为艺术的普及和传播找到了新渠道。
来源:清华大学 作者:张敢 从艺术作品中的瘟疫,由瘟疫诞生的新主题,被瘟疫中断的艺术三个层面展开,从艺术欣赏的视角品读“疾病与瘟疫”对西方美术的影响。
汪家芳《大爱中华》“疫情过后,又是一个春天。我想用这幅画抒写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中国精神。”- 作品赏析 -写意山水《大爱中华》以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空,满溢着生机与希望,将武汉、上海乃至...
李守白《向心力·中国力量》“这段时间涌现出了很多描绘‘战疫’场景的具象画面,这一次,我想尝试一种带有符号性、启示性的表现方式,告诉人们善待地球才能保护自己。”- 作品赏析 -这幅大...
罗陵君《逆行者》“随着疫情的发展,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战斗,海关、机场、街道等工作人员也都穿上了防护服,守卫着我们的城市安全。我想通过我的画笔把这座城市...
喻继高《梨花春燕》157x102厘米 中国画?喻继高的梨花颇有特点,布满画面却不显拥挤或庸俗,颇为清新素雅。活泼的燕子掩映于茂盛的梨花之后呈现将欲飞出的姿态。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
哈定《帕米尔高原的女儿》60x51.5厘米 水彩 1987年 中华艺术宫藏?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促使中国水彩画家开始对人物画重新重视,也是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197...
张正刚《红房间》144.5x112厘米 油画 1995年 中华艺术宫藏?油画《红房间》所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这种冲击力正来源于画面中红色的背景。画家张正刚巧妙地将现代主义的画法融入画面中,...
汪家芳《大爱中华》“疫情过后,又是一个春天。我想用这幅画抒写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中国精神。”- 作品赏析 -写意山水《大爱中华》以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空,满溢着生机与希望,将武汉、上海乃至...
李守白《向心力·中国力量》“这段时间涌现出了很多描绘‘战疫’场景的具象画面,这一次,我想尝试一种带有符号性、启示性的表现方式,告诉人们善待地球才能保护自己。”- 作品赏析 -这幅大...
罗陵君《逆行者》“随着疫情的发展,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战斗,海关、机场、街道等工作人员也都穿上了防护服,守卫着我们的城市安全。我想通过我的画笔把这座城市...
喻继高《梨花春燕》157x102厘米 中国画?喻继高的梨花颇有特点,布满画面却不显拥挤或庸俗,颇为清新素雅。活泼的燕子掩映于茂盛的梨花之后呈现将欲飞出的姿态。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
?吴琴木《春雨湖远水》77.5x39厘米中国画 1946年 中华艺术宫藏吴琴木布局丰满,一笔不苟,用色均当,极见功力。此图虽云仿宋元诸家,但温润秀丽已全然是其自家面目。此作以皴线为峰而显秀润,墨...
陈大羽《报春图》135x66.5厘米 中国画 1984年?陈大羽画过不少《报春图》题材的作品,其笔下的雄鸡都呈现昂扬的面貌,精神饱满,笔力雄健,很好地体现了陈大羽的大写意花鸟特点。此一幅《报春图》...
魏紫熙《翠色瞿塘》136.5x68.4厘米 中国画 1984年 中华艺术宫藏?此作的峡谷构图气势恢宏,采用俯视的视角,却见“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峡谷溪流上的小帆将画面带入了一曲流动的小调,使得...
金江波《上海呀,上海:引擎计划》 200x300厘米 影像 2009年 中华艺术宫藏?《上海呀,上海:引擎计划》选择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的特殊时间、地点与题材。此刻的上海正是一个大工
何水法《牡丹》69x72.5厘米 中国画 2004年?何水法笔下的牡丹不在乎“似与不似”,他关注的是生命磁场、精神气象、通过作品体现出生命本质和精神现象。以色代墨、以水为魂、大胆用色、精心用色,...
鲍加《放牧》80x100厘米 油画 1996年?鲍加的风景画质朴、诚实而真挚,使观者能感受到自然中的安宁与生活中的静好。其作品气度平和,清明爽朗,兼有外光派与印象派色彩之长,不求形式的感官刺激,...
尉晓榕《坡·猪》136×68厘米 中国画?尉晓榕画中的动物,都是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畜类——猪牛马羊,且往往都来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如放牧、喂养等。他善于用成群的动物构成大块面的墨色,...
亚明《空山松子落》95x59.7厘米 中国画 1985年 中华艺术宫藏?《空山松子落》虽是全景式的构图,在情绪上却是近景窥看的视野。小女孩与小狗相伴走在山石小路中,倒映清澈。山峰以晕染带出,无勾勒...
张松《秀水绿岸》 68x68厘米 中国画 2006年 中华艺术宫藏?张松是当代“新安画派”一员。创作中首先坚持“艺术心灵的冲动,来自于我眼中的世界”的理念,努力把握用纸、执笔、泼墨、敷色、气韵的...
孔仲起《回头潮》204x61厘米 中国画 2002年?孔仲起对钱江潮情有独钟,不少人将其所绘的江海潮称作“孔潮水”。他笔下的钱塘江海潮既表现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和势,也写出了自己内心对这自然景观的...
郭修琳《渔汛时节》118x96厘米 中国画 2007年?郭修琳是地道的渔民后代,父辈天天与海浪、海风打交道。因此,他对海岛渔村有着心领神会的相通,而这种心领神会,真实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又成为一...
李子侯《春消息》67.5x46厘米 中国画 1983年 中华艺术宫藏?画中的江南吴地女性头戴蓝印花布方巾,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清新秀雅,如歌如绘,留有余意,似让观者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意,仿若行走...
何水法《牡丹》69x72.5厘米 中国画 2004年?何水法笔下的牡丹不在乎“似与不似”,他关注的是生命磁场、精神气象、通过作品体现出生命本质和精神现象。以色代墨、以水为魂、大胆用色、精心用色,...
孔仲起《回头潮》204x61厘米 中国画 2002年?孔仲起对钱江潮情有独钟,不少人将其所绘的江海潮称作“孔潮水”。他笔下的钱塘江海潮既表现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和势,也写出了自己内心对这自然景观的...
鲍加《放牧》80x100厘米 油画 1996年?鲍加的风景画质朴、诚实而真挚,使观者能感受到自然中的安宁与生活中的静好。其作品气度平和,清明爽朗,兼有外光派与印象派色彩之长,不求形式的感官刺激,...
郭修琳《渔汛时节》118x96厘米 中国画 2007年?郭修琳是地道的渔民后代,父辈天天与海浪、海风打交道。因此,他对海岛渔村有着心领神会的相通,而这种心领神会,真实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又成为一...
?唐云《祓除不祥》135.5x67厘米中国画 1983年 中华艺术宫藏画中所绘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画家笔下的钟馗形象十分传神,将细微之处纤毫毕现。只见他腰配利剑、鬓毛胡须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