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上海美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漆画展在上海龙现代艺术中心开幕。
本次展览将美国作品与遴选出来的法国、英国和德国作品共同展出,意在探讨美国和欧洲的艺术以及艺术家在19世纪的交流方式。
艺术批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素养,对艺术的语言有敏锐的感觉和理性分析能力,对人在当代社会的存在问题具有追问的勇气等,才能产生有效的判断和分析。
当下科技媒介参与艺术表达后,艺术与科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家试图借助科技媒体表达新的时代感受,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
不可否认,艺术创作因科技的介入而大有可为,但对于度的把控却变成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化研究者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无用之物”,而具备实用价值的事物,不知为何,很少受到学界关注。我们的社会也因此逐渐形成一种等级排序,即:艺术高于设计,设计高于工艺。
如果不走近傅新民,你可能会认为,“后革命时期”以来的当代艺术与所谓的“大时代”“民族性”,未免隔着相当遥远的距离。可是,傅新民以令人震撼的方式让它们联结在了一起。
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那么,当代书家又该如何增进字外功夫呢?
在董浩看来,主持是他的业余爱好,画画才是主业。但现实问题是,他的主持角色太过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淹没了他在绘画上的影响力。
李苦禅的艺术人生是独具风骨的一生。他以入世之心禅悟生活,以出世之心静听天籁。在他的审美世界中,自然解人语,高志入妙境,顶天立地好修行。
对于美术界抄袭者的惩罚力度还有待完善,不能是发现后只做口头上的批评,这样的惩罚,治标不治本,一阵风刮过便不了了之了,并没有彻底把抄袭者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给原创者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钱松喦在《明陵石像路》的创作中,构图疏密有致,远近虚实恰到好处,并且借鉴了西画构图的某些技法特点。所作笔墨苍润有致,刚柔相济,无论参树、石象、人物等景物,勾勒擦染相得益彰,其中颤笔...
罗杰·拜伦(Roger Ballen)被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黑白色调为主,透露出浓浓的诡谲、黑暗、绝望、不安的氛围。
这块小小的石块2011年在布隆伯斯洞穴出土,众多科学家对它研究了长达7年之久,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结论:这几条红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画作,而且是抽象派的画作。
人工智能到底能否代替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中有多少是传统艺术观念中的“艺术”成分?凭借机械制作、数据整合的“再创造”真的能够代替艺术创作吗?
艺术家就好像炼金术师,期望能点石成金,结果真正被改变的是他自己。艺术创作是一个持续建造和解构的过程,在我看来是一种不断更新自我的冥想。
越往前走,艺术将更为科学,科学将更为艺术,它们在山脚分开,却又在山顶汇聚。或许,两者正在走向融合,只是我们还未察觉。——法国文学家福楼拜
切割是他对于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回应,也让作品和当下的现实融为一体。
艺博会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欧美的艺博会相去甚远,至1997年政府部门退出艺博会的具体运作,内地艺博会才开始真正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随着照相术的普及,曾经盛行一时的传拓技术逐渐被冷落,及至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已经没有人专门从事传拓尤其是呈现被拓对象立体形态的全形拓艺术创作。
2018年是丢勒逝世490周年,让我们从影片《无双》中的《骑士、死神与魔鬼》谈起,介绍丢勒最著名的三幅铜版画以及他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
作为一幅刚刚拍卖成功、并有些膨胀的AI画作,请允许我详细介绍一下自己:我出生在法国,一个叫做Obvious的艺术团体里。当然,它不是单纯的艺术家团体,里面除了艺术家,还有AI研究人员。
美国大地艺术家迈克尔·海泽以作品的巨大规模和创新材料而闻名。他将传统的雕塑语言引入大地艺术中,使环境与作品完美结合。
明代家具的陈设文化是最早审美潮流的黄金时代。一大批文人参与家具工艺的研究与审美趣味,形成了明式家具风格闲适淡雅、崇尚自然的设计内涵。
我们谈论一个艺术家是什么风格时,往往就其后期的风格来作定调,如果不综合看其成长和转变过程,就无法知道他的方法,以及他如何处理自己与市场的关系,就如有些摄影师自己喜欢的是黑白,他人喜...
既“熟悉”又“意外”是王艺展览和作品给很多观众带来的观感。一个展览有一两件让观众记得住的作品已属不易,几乎每件都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找到“熟悉感”。
许江——一个集画家、学者、教育家、改革者、管理者等诸身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物。他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清醒的同行者,亦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道路上昂扬的先行者。
此次个展作为加藤泉近20年艺术创作生涯中首次阶段性总结,不仅展出了他近十年来在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探索之作,也包括其在北京为红砖美术馆专门创作的驻地作品,以及加藤泉目前为止艺术生涯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