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物品只要一上拍卖必然就能拍出高价;许多画家认为拍卖会能使自己的作品“快速市场化”,只要将自己的作品往拍卖会上一放,价格就立马得以攀升。
从西方拍卖业走过的路径来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少数几家顶级拍行占据的市场份额会在七八成以上,为数众多的中小拍行要么被淘汰出局。
近年来,竞争日趋激烈,对拍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的是,高品质的拍卖服务将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而服务路径的升级与探索将成为拍卖企业的最大考验之一。
兮甲盘作为国内首次的亿元青铜器成交,无疑再次增添了不少关注度,而市场上五件重器就拉动了10个亿,这或许对于此前“外热内冷”的青铜器拍卖市场传达出一份积极的信号。
珠宝拍卖市场天价频出总是能够吸引业界关注,比如5.53亿港元成交的粉红之星,同时私人洽购似乎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这一方式的成交份额也在持续增长。
社会上一直有人对拍卖场抱着崇拜感和神秘感,认为物品只要一上拍卖会必然就能拍出高价。
信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最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信札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不断创下拍卖纪录。
在近日落幕的2017春拍中,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瓷器板块出现了3件破亿元之作: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较重要的门类。
“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和第四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相继举行,与会者共同探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热点话题,直面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全球各地的秋季珠宝拍卖会轮番上演,拍出彩色钻石的价格也屡创新高。近几年,彩钻的价格一路飙升,向来是各大钻石拍卖会上的宠儿。
梵高创作于1889年的《田野里犁地的农夫》,当地时间11月13日在佳士得纽约落槌,拍得8131万美元,成功跻身梵高作品拍卖第二高价,目前第一的位置仍为他的《加歇医生》。
美国、中国、印度和日本晋升为全球四大钻石消费市场,合计需求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3%,其中中国人的钻石消费在全球销售总额中占比15%。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英国来淘宝,海外中国古董大量回流中国,当然也包括伦敦市场。大多数英国古董商还是比较有诚信的。不过,由于资讯的发达,“捡漏”也越来越难了。
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等,中国古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视,民间交流活跃。
类似物品正在成为收藏圈内的热门标的物,尽管价格日渐走高,但是由于民间散布较多,依然不难寻获,且相对而言门槛不算高,业界人士认为这些物件将是未来藏家炒作的话题。
当胶片电影在我国从此成为历史。与此同时,电影老胶片正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保利香港荣幸地再次与尤伦斯男爵合作,于2017年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中推出,“尤伦斯男爵藏重要中国金器专场”,呈献其所珍藏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
古董历来是香港艺术品市场强项,但近几年艺术品市场调整中,古董市场也出现下滑波动。今年春拍中,香港苏富比乘机一举推出8个古董专场,最终收获了5.6亿港元。
佳士得香港2017年春拍即将于5月26日至31日举行,苏富比香港2017年春拍已于4月初结束。2017年行将过半,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有哪些热点值得聚焦?
以东、西双方掌握的艺术市场十年交易大数据为基础,2017年3月出具的「2016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公布,2016年位列全球500强艺术家首位的是中国画家张大千。
2017年,大陆地区艺术品市场春拍比往常来得更晚一些。香港春拍的火热进行,也丝毫没有掩盖大陆地区春拍市场的上升趋势。
2016年度全球拍卖成交额最高的前十名中国艺术家几乎都是近现代书画名家。那么,与古代书画或其他门类相比,近现代书画缘何备受市场青睐呢?
随着中国富豪阶层快速崛起,中国藏家在全球“扫货”的能力也日益突出。中国藏家日趋理性,艺术品收藏的知识和能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多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新一代藏家们。
在艺术品拍卖场上,竞价阶梯的大小常常对成交价起关键作用,拍卖师深谙此道。
在北京艺术地标798艺术中心举行的百雅轩2011年回顾展上,百雅轩在画家资源方面的实力得以充分展现。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依托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而设计制作的艺术衍生品应运而生。
2011年所有的艺术品拍卖已经结束,全年呈现先扬后抑的局面。2012年春拍大幕即将开启,文物艺术品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
近些年,淮安的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市区,现在拍卖公司就有13家之多,原本平静的拍卖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进入90年代后,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书画作品的价值被重新的挖掘出来。与此同时,藏家的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在2009年,将书画艺术品的价值迅速推到高位。
拍卖公司在海外征集的藏品绝大多数原本就出自中国,这也让海外征集与文物的回流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一直“不见动静”的艺术品保险市场,正因为外资保险公司的潜入而变得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