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文物艺术品在海外艺术品拍卖总额中所占比例也迅速增长。
苏轼的珍稀墨宝《木石图》将领衔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季拍卖。《木石图》势必成为史上举足轻重的拍品之一。《木石图》为水墨纸本,描绘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旁,后人形容其犹有鱼龙...
伴随着艺术品的单价越来越高,金融市场、艺术品市场、时尚中心高度重合。知名的拍卖行的集中度也非常高,完全是寡头型状态。
艺术品市场行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虽然其体量、规模较小,但“窥斑见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软实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
作为诗书印大家,吴昌硕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的作品大体为绘画、书法和篆刻,其中正如上文所说,绘画作品较为单一,从小就会拿刀刻印的吴昌硕在绘画上非常自谦,曾经说过“我画非所长,而颇知画理”...
随着春拍的结束,各家拍行的秋拍征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2018年春拍,各家拍行都选择了减量策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盯上“未来预期价值”,而陶瓷、书画等艺术品就是“未来预期价值”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投资方向。
在以往的拍卖季里,亿元拍品都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但或许是受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今年内地春拍并未出现如去年一般的亿元狂潮,为数不多的几件亿元拍品也多数由市场所熟知的门类贡献。
透过2018年春季拍卖的各种表象来分析市场态势,我认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凛冬已至。
欧洲是西方艺术的摇篮,也是艺术拍卖中心的发源地。这两大拍行一直在不停地拓展他们的全球版图,在不同的城市建立其拍卖行,即所谓的拍卖中心的城市转移。
近年来,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宗教制品——佛像受到买家追捧,其行情日渐走俏。
新买家的大胆出手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意味着新藏家从出手中低端的拍品到竞拍亿元拍品的成长,同时,新面孔的出现也让长久观望的藏家群体加入高价拍品争夺战中。
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中国藏家越来越成熟,买家的理性不仅体现在对价格的敏感,还有对拍品的熟悉。
特展《时间的形状》把来自世界顶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不同时代、地区、风格的艺术家作品,与艺术史博物馆画廊中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进行配对展出。
当今传世的达尔文作品不过十数幅,每幅真迹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奇珍,但判断作品真伪的权威,却偏偏落在少数艺术鉴赏家之手。
苏富比“洁蕊堂藏康熙瓷器”专场拍卖,数量多,品种丰富,估价合理,引来众多关注。
前不久,全球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同时在伦敦举办了“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同主题晚间拍卖,两大拍卖行的总成交额分别为1.141亿英镑和1.189亿英镑。
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这段如璀璨烟火般炽热的爱情,正像火与火药的亲吻,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
过完春节,正式开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2018年有哪些不太贵的珠宝值得继续关注和投资。
2017年11月28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7》及“艺拍全球艺术品指数” 在文物出版社权威发布。
对于文物艺术品市场而言,进口相关税收一直是困扰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于亿元艺术品,艺术价值本身已不再重要,成交价实际上取决于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值。
香港佳士得春拍融艺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中,特别呈现了11幅战后及当代艺术作品,共成交10幅,塞·托布利作品遗憾流拍。业内人士认为,香港艺术品市场更加国际化。
在北京保利6月5日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今春最受关注的近现代书画——傅抱石《茅山雄姿》以1.45亿元起拍,最终以1.62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87亿元成交。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品市场,在西方已发展了两三百年,中国起步则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云轩、北京荣宝等第一批艺术品拍卖公司在中国内地创立。
在这几年的国际艺术品价格排行榜中,中国画家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了天价排行榜的前十行列,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还有当代画家崔如琢。
一件刷新了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的书画作品,无疑成为2017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亮点。艺术品获得了投资品种和金融资产的全新身份,也为下一轮行情埋下重要伏笔。
随着明清铜炉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海内外竞相寻宝,价格日升,凡有古物之商贾,皆号称有明清铜炉。从古至今,无论作为国之重器,还是文房香具,处处都有铜炉的身影。
古旧机械类物品在收藏品市场表现也是不俗。最近互联网上爆出消息,一台生产于1839年的木制箱式照相机通过拍卖公司面向全球拍卖,该相机的起拍价为20万欧元。
2017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活动已逐渐降下帷幕,盘点今年春拍市场行情,可用“书画拍卖火热,瓷杂行情不振”十二字来高度概括。
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苏富比拍卖行股票正处于历史高位,这一股价变化也引发了艺术圈关注,这是否为今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走向复苏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