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湖美术馆

关于尹山湖美术馆

  • 中国⋅江苏⋅苏州市
苏州市尹山湖美术馆是苏州市文广新局和苏州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民营美术馆。常年免费向市民开放,时间:9:00—17:00,集艺术品展览、收藏、研究、书画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常年举办各类美术展览和艺术活动。 [详细]

人物专访·单霁翔丨保护文化遗产,学习苏州经验!

2021-03-02 08:16 645

日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带着世界文化遗产揭秘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来到苏州,在记者问道“关于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的有关工作”时,单霁翔博士对苏州赞不绝口,表示“保护文化遗产,要学习苏州经验!”

单霁翔博士在尹山湖美术馆接受采访

Q

您对苏州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单霁翔:

苏州现在还保留有108座中国古典园林,1997年,其中4处杰出代表(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成为了世界遗产,2000年又有几处园林(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单霁翔博士在尹山湖美术馆接受采访

Q

您认为苏州的这些园林有什么意义?

单霁翔:

这几处世界遗产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我们实地走访了其中的6处,对这些园林一点点的进行探访,并录制世界文化遗产揭秘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就是想借此节目告诉大家,在今天城市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能够有这样一片可赏、可游、可居的古典园林是非常难得的。

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中,苏州通过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手法——叠山理水、师法自然、借物言志,为苏州市民营造“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城市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氛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单霁翔博士在尹山湖美术馆开展讲座

Q

您如何评价苏州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工作?

单霁翔:

对于古典园林的保护过程中,苏州一直是非常努力的,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州市人民政府就通过成立园林管理处、园林修整委员会等机构先后抢救修复了拙政园和留园等园林,比如拙政园修缮完毕后,就尽快对观众开放,此后一大批修缮完毕的古典园林对外开放,古典园林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古典园林才有价值。

单霁翔博士与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尹山湖美术馆馆长朱金风合影

Q

您觉得苏州对古典园林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有什么意义?

单霁翔:

随着苏州的城市发展,为了保护古典园林,苏州出台了中国第一部关于园林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法规——《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正式对古典园林周围的建筑限高,从6米、9米到12米保护古典园林及周围环境,将古典园林本体建筑和周围的环境一齐纳入保护中,同时苏州城中心限高24米,大规模保护古城,九处世界遗产带动了苏州在全市范围内保护古建筑的行为,让苏州这样一个新一线城市能在市中心保留一个平缓开阔的格局。

目前苏州市中心最高建筑是报恩寺塔(北寺塔),报恩寺塔也是市中心重要的景观和制高点,这样的行为对保护世界遗产的环境景观是非常有利的,对我们现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也是有所启迪。

单霁翔博士在尹山湖美术馆开展讲座

Q

您对苏州保护古典园林工作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单霁翔:

苏州在多次修复古典园林工作过程中,一直坚持使用传统的技术、传统的材料和传统的方法进行修复,不仅有利于传承非物质遗产,也有利于完整的保护苏州园林,在开放过程中,苏州一直秉持着适度、合理开放的原则。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市民的思想文化建设,苏州园林还开展了夜间开放活动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社会活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打破文化遗产空间壁垒,拓展文化遗产的多种功能。

单霁翔博士为粉丝签名

Q

在录制《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中您有什么体悟和收获?

单霁翔: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和当地的民众接触,也了解到了很多民众对苏州,尤其是对于苏州园林的印象。比如今天早晨我遇到一位83岁的老大妈,她说自己来拙政园1000多次了,而且家也不住拙政园附近,每天都是特地来拙政园。她给我详细地讲解每一个窗户、每一个建筑对她的感受,以及从什么视角看最适合欣赏。我觉得只有这样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深入的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将传统文化同当代文化融合起来,才能发展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事业。

人 物 简 介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