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国画院

关于西安中国画院

  • 中国⋅陕西⋅西安市
关注西安中国画院,关注本画院的动态与通知,分享画家的艺术成就,共享艺术资讯与书画资料。 [详细]

红色历程|一个美术工作者30年不忘初心之路

2021-06-30 08:49 236

百年征程波澜阔,千秋伟业谱史诗。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她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所书写的壮丽史诗,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创作源泉。一代代美术工作者,自觉投身于记录和描绘这场百年大变革,将我们党伟大历史征程凝聚于壮阔恢宏的丹青画卷,通过塑造人物、表现历史、描绘现实,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生动注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笔墨当随时代,美术创作如何在描绘时代的同时具有鲜明的艺术品格,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位美术工作者30年来不忘初心的创作历程中窥见一二。

王犇,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1991年至今,创作了《明亮的天》《草原赞歌》《更喜岷山展新姿》《铭记.情撼五一二》《西进通途》《待发》《西北萌芽1925》《必胜》等多幅礼赞党和国家之作品。做为主创之一,先后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巍巍秦岭》,作品《醉在金秋》悬挂陈列于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先后主持西安市“十三五”规划文化精品项目——“西安文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及“百年历程 .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初心 信仰 探索

1991年,23岁的王犇正在西安美术学院读大三。改革开放初期新兴的创作观念与技法冲击着艺术界的师生们。观念更新成了艺术界普通存在之现象,崇尚个性的艺术创作时代来临。在版画系就读的王犇也在思考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他初期的作品风格是在变化中保持着沉稳。

《明亮的天》

《明亮的天》创作于1991年,作品反映的是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结束历时一年的长征到达吴起镇,受到陕北父老乡亲热烈欢迎的场景。作者构思巧妙,将一个宏大的历史题材,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表现出来,气氛热烈、人物生动,静止的画面呈现出瞬间的动态感。

《草原赞歌》

《草原赞歌》是200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作。画面用笔稳重含蓄,充满了内在的力量,描绘了蒙古族草原儿女吹着蒙式唢呐,弹奏着马头琴,礼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草原牧民的美好生活。

风格 执着 坚守

1999年,王犇进入西安中国画院工作,2003年光荣入党。画院自建院以来就坚守“长安画派”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主的创作导向,通过为人民服务、为城市服务,扩大了自身的胸怀和境界,这种修养反映在画面上又促进了画面思想内容的丰富,所以对画家起着兼收并蓄的作用。他饱读饫看,研习经典,同时总结西画创作技法为己所用。而三秦大地上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秦岭文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而言是融于血刻于骨的。因此,他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过程中,也确立了自己的表现对象,那就是“生活”和“人民”,将创作实践投身于人民火热的生活中,便是身为一个画院人的坚守和执着。

《铭记.情撼五一二》

(作品局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党和国家派出的救援力量昼夜奋战在救灾一线上。作品正是选取了这一事件,以丰碑式的三联画构图,从左至右分别表现了爱心捐献、抗震救援、悼念祈福的场景。画面人物达50余人之多,刻画细致用情,既有冲锋在救援一线的解放军武警消防战士,专业救援队,也有白衣天使,青年志愿者及各界爱心人士。作品上方的题款以正楷书就,端正肃穆,有立碑铭志之意,传达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必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决心。

《更喜岷山展新姿》2011

为庆祝建党90周年而作的《更喜岷山展新姿》,和为庆祝建国60周年而作的《西进通途》,不论从艺术语言上还是表现对象上,都体现了作者风格的逐步成熟。这种风格便是结合油画、版画、雕塑中光影、构图、块面穿插等技巧,同时借鉴北派山水李成、范宽式沉郁雄强的图式、意境与技法,吸收了长安画派水破墨、色破墨,甚至直接以色入皴、色墨混皴等艺术形式,总结出一套以赭石与墨色、朱砂、石绿为主色调,色墨浑融的色彩语言,以及雄强、庄严、博大的美学风格。

王犇说,“我的艺术就是要释放一种‘正能量’。我自己每每在创作前,就陷入到一种激情满满,荡气回肠的创作状态,希望我的画让观者看了以后能有所触动。”其绘画风格尤其适用于表现山河壮丽的主题性创作题材,能激发起观者对祖国山河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之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西进通途》2019

(作品局部)

作品《西进通途》描绘了“十三五”期间从西安通向西部丝路沿线地区的路网建设,具有强烈的当代山水精神。采用三联画式构图,运用传统中国画大斧斫擦技法,结合透视及光影表现技巧,以全新的山水画图式面貌建构起了当今丝路建设、西部发展的全新面貌,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创新意识与社会担当。“我的绘画语言得益于在西安美院学习的版画技法,那就是大的光景、布局、强烈的黑白对比、快慢的穿插结合,甚至雕塑我都在借鉴。我敬重北派范宽坚毅沉雄的构图,也钦佩几分伦勃朗的用光。”王犇如是说。

时代 使命 担当

2016年,王犇任西安中国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2018年,当选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说,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事都是要做的,画也是要画的,但国办画院的职责必须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王犇便用他的实践带领画院一班人践行着总书记的文艺精神。

《待发》2020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爆发,王犇院长第一时间提出“以艺抗疫”,在疫情最为紧张的3个月期间,组织近百名画家创作了600余幅抗疫作品,举办了5期抗疫主题网络美术作品展,联合武汉艺术界举办了2期“心手相握 共抗疫情”武汉西安美术作品联展,为鼓舞士气、提振抗疫信心贡献了美术工作者的力量。作品《待发》,刻画了抗疫医生娴熟而镇定地穿戴着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的一刻。

《必胜》2020

同系列的还有一幅《必胜》,表现白衣天使们冒着严寒风雪出发前自拍留念为亲人报平安的情景。青山一道,风雨同担;在她们的身后是人民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运货登机、机前堆满了医疗物资,恶劣的气候条件、军人紧张有序的行进、以及众多的物资,与白衣天使们拍照时或笃定或焦虑的表情,形成张驰有力的对比,结局都指向画面左上角的题字“必胜”。作品是对援鄂医疗队的致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战胜疫情必胜的决心。

(作品局部)

笔墨绘山河,文艺轻骑兵。2016年,画院实施了西安市“十三五”规划文化精品项目——“西安文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100个选题,表现作为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起点的古城西安历史文明发展的脉络,及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下所呈现出的当代西安城市精神。2017-2019年,画院连续2年成功申获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资助,分别实施了丝路文明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和陕甘宁青新主题性美术作品巡展,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市属文化事业美术机构所获的殊荣。继承发扬长安画派传统,201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长安画派”及长安画坛美术作品晋京展。2020-2021年,创作完成了“百年历程 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100幅作品,将共产党百年征程浓缩于丹青画卷,现展出于西安高新区都市之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成为西安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之一。

《西北萌芽一九二五》2020

(作品局部)

1925年10月,安存真、吴化之、魏野畴、黄平万、雷晋笙、刘含初等人创建了西安的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将党的火种撒播在西安。作品凝练厚重,极具历史的肌理感,刻画了早期我党的有志青年们,在发展和建立党组织时探索实践、斗志昂扬的历史形象,诠释出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彰显了信仰之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祖国山河的博大壮美,最直观地表现在美术创作之中。

(横屏观看)

《巍巍秦岭》2020

(作品局部)

2020年,在陕西省美协的组织领导下,由吕峻涛、王犇、王肖峰合作,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所作的《巍巍秦岭》,长8.22米,高2.74米,采用中国传统绘画高远、深远、平远方法,结合透视与光影,以大青绿的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展现了生态秦岭巍峨、雄伟、深厚、磅礴的态势,结合远处绵延起伏的群山,呈现出苍茫壮阔的山河图景,象征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习总书记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王犇在延安宝塔山、鲁艺、枣园、杨家岭写生现场)

画院自建院以来即坚持深入生活写生采风的传统,2021年他随《中国美术报》“红色艺履”走进延安写生,他谈到,每次到延安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重温共产党走过的历程,感受共产党人当时的艰苦岁月,对美术工作者是一种激励和启发。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请横屏观看)

《醉在金秋》2021

(作品局部)

2021年,郭线庐主席担任艺术总指导,吕峻涛、王犇、王肖峰再次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创作了巨幅国画《醉在金秋》,历经两年的前后两张巨幅创作,主题都是巍峨生态大秦岭。两幅秦岭的主题立意有所不同;一张是生态之美的绿水青山,一张是北国金秋的万山红遍。主山体皆为纪念碑式构图,渴笔散锋斧噼快皴,营造出秦岭刚毅雄强之威严气势;云雾以湿画法画就,在画面穿插布局,使观者或从高空中俯视,间或盘旋至峡谷底仰望,高远、深远与平远之法兼具,体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胸怀与气度,再次彰显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视频:中国美术报采访)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西安中国画院一代代画家们薪火相传,守正创新,在市委宣传部、文旅局和省市党史研究部门的指导下,多年来组织带领画院画家潜心创作,用艺术创作弥补了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生动而深刻地创作出了一批波澜壮阔的,反映我党百年辉煌的历史画卷,是我们美术工作者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贺礼,唯有此,才能丹青不负,不忘初心。他希望能和广大美术工作者一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凝聚起广大美术工作者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