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国画院

关于西安中国画院

  • 中国⋅陕西⋅西安市
关注西安中国画院,关注本画院的动态与通知,分享画家的艺术成就,共享艺术资讯与书画资料。 [详细]

西安中国画院简介

ABOUT

位于古城西安南郊含光路南段14号的西安中国画院,是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交流于一体的国家文化事业单位,成立于1985年8月。

建院32年以来,已成长为拥有近300名优秀艺术家的群体。画家们的作品入选国内外重要画展上千余幅。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青海风情写生全国巡回展”“西安中国画院全国巡回展”“建院二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情撼5·12大型美术作品展”“长安精神巡回展”“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等大型艺术活动。

近年来,在“长安画派”感召下的西安中国画院同仁,秉承先辈“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近年来相继在北京、山东、江苏、西安、深圳、广州、台湾、杭州、南昌、香港、哈尔滨、大连、珠海、澳门等地展出,在我国画坛引起巨大反响。“长安精神”系列展也相继走进马来西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等国,受到了当地艺术家及爱好者的热烈欢迎。据统计,画院迄今已累计举办各类画展500余次,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逾千次,出版各类文集、画集800余部,足迹遍布全球,声名远播海外。

在这32年里,我院累计举办各类画展学术活动600余次。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逾千次,出版各类文集、画集画册近万部,并先后接待国内国际知名人士、学术交流团体及参观、访问。学习人员17万余人次。艺术创作更是硕果累累,以全国美展为例:自王西京力作《远去的足音》入选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我院先后有江文湛入选第七届、刁呈健分别入选第七、八届、王犇入选第八届、王西京入选第九届、魏安入选第九届、郑天欣入选第十届、余凡先后入选第十、第十一届、孙宏涛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我院又有张小琴、李玉田、吕书峰、刘长江等画家的作品入选。2016年,王犇的作品《西进新通途》入选由中美协举办的纪念建党95周年全国作品展。2016年7月,在建党95周年之际,王犇作品《西进通途》,作为西安文化艺术系统唯一入选作品,参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5年,我院画家所承担的“陕西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曲江新貌》《盛唐广运潭》《亚洲第一隧道》《秦岭四宝》等20余幅作品已全部完成并上交。而我院为配合国家丝路经济带的建设,配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宣传“美丽西安新形象”的工作,推动“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创作实践,与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广新局合作开展的“丝路文明.西安文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展现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得到了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并将工程列入西安市 “十三五”规划文化精品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分五期完成,自2015年起每年启动一期,现工程第一期17个项目、第二期14个项目已于2016年年底完成。文脉作品一经亮相,立即受到学术上的认可和观众们的广泛赞赏。而由我院主持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从1989年开始,我院先后组织并带领百余名画家,多次赴青海、新疆、西藏、内蒙等西部地区采风写生,艺术家们悉心体会着存在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里本真、壮烈的大美。画院也对印度、尼泊尔、韩国等亚洲文化进行重点写生考查。在行万里路的同时画家们用眼睛、用大脑、用笔墨、汲取着分属不同民族地域的多元化的艺术信息与营养,探索和丰富着自己的形式语言。

我院还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多年来,为省市政府外事工作需要及社会各界义务作画近万幅,画家们经常深入部队厂矿农村,辅导业余美术队伍,坚持每年文化下乡进工地、进军营,为基层百姓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无论是海啸、非典还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陕南泥石流,也不管在藏区的小学生还是都市的贫困大学生,社会有难时就有西安中国画院团队的身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荣誉属于过去,探索永在路上。过了而立之年的西安中国画院,将时刻铭记一个国办画院的责任与担当,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回报三秦父老,无愧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