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金、人气和书画作品是决定书画收藏或投资的关键元素,四者不可缺一。对于艺术品而言,目前市场行情依旧冷淡。那么今后的书画收藏与投资如何走向呢?
2016年艺术品市场秋拍中,在并不十分热闹也丝毫不曾冷清的艺术品市场,不断变化革新的交易模式、不曾撼动的经典作品市场地位,透露出市场参与者的坚持与不断革新的努力。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品市场可谓一片红火。就中国画而言,单幅作品的拍卖成交记录被不断刷新,价格过亿元的作品屡见不鲜。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很多问题。
齐白石虽然是高产画家,但一生所作山水画作并不多。近10多年来,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艺术品市场上都颇受学者和藏家重视。
2017年,令人瞩目的不只是份额问题,更是新的条件下艺术品市场将走向何方的问题。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两年前曾在保利拍卖预展中亮相,当时估价15亿元,被认为是史上估价最贵的齐白石作品,然而当年由于各种原因这一齐白石的山水巨制并未拍卖。
北京已经进入了寒冬时节,但在位于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门外,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参观热情持续高涨。
“上海最大民营博物馆”金刚博物馆1日开门迎客,全馆面积约2万平方米,定位集展览、学术、收藏于一体;拥有书画、雕塑等各类珍稀藏品4万余件。
被誉为亚洲最具价值的20世纪中国水墨书画私人收藏之一的「梅洁楼藏画」诚意呈献「方寸之间 ── 梅洁楼藏手卷册页」展览,展出极少公开亮相的50件书画作品。
相信很多人对那些价格上亿的书画作品,摸不着头脑,让人越来越看不懂,难道,看不懂的才叫艺术?
巴黎亚洲艺术品拍卖以一组佛教艺术珍品为焦点,其中以一尊十五世纪中期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为首。此像属法国私人收藏,自1955年售于法国拍卖后一直从未现身市拍场。
著名画家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17日晚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记者获悉,买家为中国藏家。
2017年12月17日落槌的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书画夜场,无疑改写了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史。
中国嘉德2017秋拍的书画板块承继了春季的整体回暖趋势和向顶级拍品致敬的态势,大观夜场有四件过亿,32件过千万的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