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齐白石、黄宾虹是两座并峙的高峰,两位画坛巨匠生前虽然偶有交集,但却身处一北一南,各自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2023年3月31日,由荣宝斋与龙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盛大启幕,展览从即日起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4月16日。
北京画院拟于2022年11月28、29日举行“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2022工作年会,将有2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相聚于云端,以齐白石的诗歌为主题,兼及齐白石的生平及艺...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齐白石、黄宾虹是两座并峙的高峰,两位画坛巨匠生前虽然偶有交集,但却身处一北一南,各自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来源:收藏杂志齐白石一生爱画鸟,他常画的鸟有八哥、喜鹊、绶带鸟、和平鸽,其中八哥和喜鹊很早就画了,绶带鸟和和平鸽是稍晚画的。齐白石画八哥有自己的特色,有时画得很萌,有时非常诙谐,有...
来源:北京画院在鱼、虾、蟹等齐白石常画的题材之外,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创作——讽世画。从这类作品中可见出齐白石对世事的不平与愤然之情,这种心态与近代中国颓靡的社会状况有直接关系,但很...
自15年前建馆以来,北京画院每年都会为齐白石这位名誉院长策划一场展览,“知己有恩”的特别之处则是第一次跳出“艺术本体”的角度,从他者的视线展现齐白石的人生历程与艺术发展。
作为近代中国画坛首屈一指的大家,齐白石以“诗书画印”四绝名满天下,他不仅是个杰出的画家,他的自作诗也有较高的水平。
由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近日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展。 刘力鑫 摄
中国画坛上自画像画得最多者,当推张大千,粗略统计有百幅以上。也许他的自画像量多质高,形式品种多样
中国画坛上自画像画得最多者,当推张大千,粗略统计有百幅以上。也许他的自画像量多质高,形式品种多样,所以很少有涉足画大千像者。与此相反,齐白石生前的自画像我见之不多,只有数幅,只及张...
这件《白衣大士图》寄托着白石老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意义深远。此时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百姓生活艰难。
疫情猛如虎,但从这场战“疫”打响之时起,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钟馗乃驱邪之神,在疫鬼横行之际,必有钟馗驱散魑魅魍魉,还人间太平。齐白石生于乱世...
前段时间,“大师窖藏——齐白石特展”和“重塑——吕佩尔茨雕塑及绘画作品展”两场大师级展览在山东美术馆陆续亮相,吸引了全国观众的高度关注
齐白石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是20世纪以来最着名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11月12日,由北京画院、塞奥哈拉基斯艺术基金会、中希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雅典中国文化中心协办的“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展览开幕
“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展览已于上个月底与观众见面。本文将与你聊聊这场齐白石的“大戏”完成背后的思考与探索。设计主旨:一台戏的由来作为继2018年“胸中山水奇天下...
齐白石作为一代艺术宗师,自他居京并在20年代画名大显之后,登门拜师以及拜访求教者自然不少,他们以门人弟子、画友知己的身份与齐白石交游。这些人来自不同的领域。其中有书画家如卢光照、徐麟...
齐白石日前,湖南省博物馆的“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从馆藏齐白石作品中遴选出绘画精品近百件,包括花鸟、山水、人物诸画种,亦涵盖其早、中、晚各个时期。“越无人识越安闲——齐...
文/薛良2019年8月30日,“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专题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
来源: 北京画院 诗经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连好吃的桃子都无法解忧了。中国人最爱的水果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桃子了吧。
诗经中有: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连好吃的桃子都无法解忧了。中国人最爱的水果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桃子了吧。不仅仅因为它好吃,还因为它有美好的寓意。寿...
前几天有朋友提问:你最喜欢谁篆刻的印章?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却也不好回答,因为毕竟,问题里有一个“最”字,至少有点在心里排名的意思,我忠于自己的内心,完全依着自己的第一反应,上...
齐白石对传统文人艺术的认识与把握,可谓臻于20世纪的时代高度。以传统花鸟题材为统领,旁涉人物、山水、诗文、篆刻……且无论是绘画技法,亦或人文意向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二) 7月6日 18:30 A厅 识别二维码浏览专场电子图录 旭日东升 大匠之门——齐白石作品专题赏析 一帆风顺、灵猴献寿、富贵长寿
齐白石没有画什么“独钓寒江雪”的高人隐士。在那种年代,老人憧憬着自食其力的平凡劳动生活。
来源:艺术战争作者:冯毅 70年代,像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当时收购价都是45块钱一大幅,齐白石卖10块钱一尺,如今那些书画精品,都至少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