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起来究竟有何“秘籍”?如何进一步“让文物活起来”呢?
如何更好理解经济新常态下的艺术财富?艺术品是一种什么样的投资类型?艺术品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方式有哪些?
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过在艺术拍卖场上,更多人笃信“姜还是老的辣”。
不少中下价位的艺术品价格缩水幅度惊人,一些拍品价格时隔没几年再次露面,就“对半砍”、打“骨折”,贬值速度之快令不少藏家心惊。
第24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下称:广州艺博会)于11月29日开幕。
随着区块链的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区块链技术应用很快进入艺术品交易领域。
街头艺术、漫画、玩偶,这些人们原本心目中难登大雅之堂的“潮流艺术”,今年却频频在拍卖场上创出令人咋舌的高价。
近期上海的几大艺博会上,无论买家还是卖家已远远超出本地范畴。
年轻藏家对潮流的喜爱带动日本艺术家的崛起,而背后的日本的战后艺术也被发掘出来。
2019年上半年,现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额达40 92亿元,同比上涨10 39%,份额占整体市场的20%,占比创历年来新高。
当下,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涌现出艺术展览活动,甚至有很多商业空间的品牌店被设计成现代画廊的样子。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和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关注度的提升,艺术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对艺术商业而言,分工被打乱,意味着艺术家可以与画廊抢饭吃,把本来应该全权交给画廊的生意揽回自己来做。
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故的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成为了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画廊可以买画,在拍卖行可以也可以买画,这似乎没啥稀奇,那么美术馆明码标价的画,能买吗?
如今,潮流文化大举进军艺术市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给出深度解读。
(左)海伦·查德维克,《厨房中(洗衣机)》,1977。图片致谢理查德·索尔顿(右)海伦·查德维克,《套进我的圈》,1991。图片致谢理查德·索尔顿 2018伦敦弗里兹艺博会的贵宾日...
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都难以企及的市场高度,也打破了潮流艺术与正统艺术之间的价格门槛。让艺术界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潮流艺术的位置。
为了维稳艺术生态,国际上已有若干大型艺术机构与小型艺术团体合作的案例。
随着中国香港动荡加剧,一些画廊经销商们在思考是否明年参加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目前有两个画廊已经撤出,其他画廊则保持谨慎。
物流与运输科技的进步,造就了二十世纪之后艺术家、作品和画商得以更便利的方式在不同地方密集往来。
在艺术界的丰收季缓缓拉开序幕之际,让我们看看即将影响本季度艺术市场的五大趋势——其中有些受到全球政治大环境的影响,有些则是艺术市场独有的挑战。
“2019艺术深圳”9月15日下午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圆满落幕。横跨中秋小长假的4天展览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及社会公众进场。
在过去10年中,艺术品销售总量缩减了9%;而在过去两年的报告中,画廊们都认为在接下来5年时期内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都是“寻找新买家”。
就作品本身而论,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的当代性、学术地位以及艺术价值,并不逊于当代油画。
学术的热度自然会向市场转变,而国内的拍场从来是紧跟学术的。所以,相信徐悲鸿的画作会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成为藏家追捧的对象。
9月1日晚,延续了3天的第11届雅加达艺术博览会(Art Jakarta)正式闭幕,超过3 9万人参观了这场印尼境内最大规模的艺博会。
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后,便风靡全球,即使到了当今拍场,诸多备受追捧的艺术明星,都是波普艺术的弄潮儿。
2018年全球线上艺术交易规模达到46 4亿美元,同比增长9 8%。希斯科斯自2013年起发布此报告,为我们梳理了一个在线艺术市场的运行版图。
“我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吴冠中如是说。
在艺术市场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画家艺术造诣很好,但作品的市场价格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