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街头艺术家KAWS在台北呈现了一个新的充气式雕塑作品。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作品。
苏轼《木石图》以4.1亿港元落槌,潘天寿巨幅指墨《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安思远藏善本碑帖11种成交价1.926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2018秋拍季落下帷幕。
近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高价作品大多集中在古代及近现代大师的作品上,但2018年很多当代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亦有不俗表现。
老酒收藏将有“标准”,市场迎来新契机 。
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聚焦效应,并没有提升市场的信心。
2018年,中国艺术品与金融市场出现的诸多新动向值得关注。
作为特殊的投资市场,艺术品的价格与价值理所当然是买卖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公开拍卖形成的成交价格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市场的人气及收藏风向等现状。
进入21世纪,中国瓷器在国际艺木品市场中愈发受到重视。
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艺术界有骗子,艺术金融界多有诈骗事件,这好像是这几日艺术界朋友圈的新话题。依我看来,这个话题谈论的事件虽然是新的,但就话题而言一点新意都没有。
艺术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困惑,甚至会把我们推向更深的困惑。但是艺术至少能够解决艺术家的饭碗问题。
实际上,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2010年的爆发期之后开始进入调整阶段,以往认为的“周期理论”似乎早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艺术品市场,究竟何时才能完成这一轮的调整尚未可知。
也许,一些艺术界或鉴赏收藏界人士不会认同这是件艺术品,也不认为该作品具有收藏价值。
佳士得过去几年每年新增客户约30%,其中,欧美的“老钱”们表现稳定,他们是主要的卖家来源,而亚洲则已经逐渐成为最大的买家市场。
中国买家频繁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崭露头角的背后,是全球财富版图的变化。
与大数据、电子支付、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对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12月9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秋季拍卖会收槌,宣告京城几家主要拍卖行的本季秋拍之旅结束。回顾本季秋拍,业界感受可谓大起大落、喜忧参半。
第23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下称“广州艺博会”)12月3日闭幕,以7.75亿元交易额划上句号。仅非遗板块与文创产品,交易额就近1.7亿元。
11月,各大拍卖行已经蠢蠢欲动。爱德华·霍普、大卫·霍克尼、雷内·玛格利特及格哈德·里希特轮番上阵,一幅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师画作与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悉数上演着。
从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迎来爆发期之后,拍卖市场上的“吴冠中”收藏热度再度提升,先后已有三件作品拍出亿元天价。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曾于1935年的年鉴中提及这批藏品的实力:“本馆的中国艺术藏品现已相当全面,未来肯定不再会大规模增添藏品。”
画廊老板对拍卖的反感不只与拍卖价格的波动性与不透明性有关,也与拍卖行在当代艺术界中的结构位置有关。
越往前走,艺术将更为科学,科学将更为艺术,它们在山脚分开,却又在山顶汇聚。或许,两者正在走向融合,只是我们还未察觉。——法国文学家福楼拜
如今我们已经走入了网络的时代,在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方面,我们也会设定一个学习的网络,观众可以通过网络选取观展的时间、课程的规划、艺术家及作品的介绍等等。
此次ART021首日,藏家预览日人潮涌动,成绩斐然。VIP的第二天,参观观众的反应仍旧是热度不减,而对于参展画廊而言,多少有点喜忧参半。
11月23日-26日,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和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艺博会)将如约亮相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
艺博会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欧美的艺博会相去甚远,至1997年政府部门退出艺博会的具体运作,内地艺博会才开始真正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尽管本土艺术博览会的发展态势喜人,但与世界顶级的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和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等相比,在营销能力、品牌效应、国际影响力和客户体验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文化、文物、艺术品,这些字眼和行业频频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文件中,可以说,国家对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关心与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些政策利好如同一针强心剂,给文博收藏界注入...
不论如何,通过这次艺术家与艺术品市场的巧妙互动,具备超大信息量、高度稀缺性、广泛关注度的《女孩与气球》从自我切割那一刻起,市场价值已远远不止一百万英镑。
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完善,相关文物法规不断出台,政策利好相继释放,文博收藏界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活动主题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将成为“故事”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