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1929—2014年)是世界最著名古董商之一,早在1948年,安思远就在一家经营陶瓷的古董店工作,从中学习了中国陶瓷、家具和绘画等鉴赏知识。
高品质的有效供给在减少,一旦精品出现买家就会高度关注;而中低端拍品成交变得困难,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微妙的心理博弈,使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期不会很快结束。
艺术家以独立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与艺术品经营机构直接进行商业竞争,在欧美发达国家并不多见,堪称中国这类艺术品新兴市场特有的现象。
张大千作品之昂贵、坚挺让许多藏家望而却步。而作为国内收藏张大千最重要的藏家之一,程恩嵘却在几百幅张大千作品“出出进进”的过程中,多次演绎“低买高卖”的传奇,用“以藏养藏”的方式,缔...
英国广播公司一项最新调查发现,英国高校在过去5年中用于购买艺术品的费用总额高达2000万英镑,所购艺术品主要用于建筑装潢,或者博物馆收藏。
中国商人的身影正高频率地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西方艺术品正成为他们竞逐的热门。
在艺术品消费市场上,很多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很多的画廊、艺术品商店和电商有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有钱而苦于找不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
近年来,佛像总是在秋拍压轴登场,且成交额不俗,本周亿元佛像再次如期而至,透过煌煌的价格光环,有人看到了炒作,也有人认清了佛像的真正价值,那就是其所具备的“三高”特征。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75年作的《法国女人肖像》以1800万元起拍,经激烈竞价,最终大幅溢价,以9200万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共计1 058亿元。
艺术品电商大多定位于消费艺术品,而不是投资艺术品,也就是说它的需求客户群体是大众,这契合了现阶段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财富状况。
谈到收藏、拍卖、投资与收藏家故事,孙炜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媒体人也好,收藏家也罢,都是一种人生体验,他更倾向于做一名学者,探寻历史,更专注于人物传记,喜欢收藏一些古代的饰品,无关风...
美术馆的经营是“烧钱的买卖”,很多民营企业家和个人收藏者为此也做了很大贡献。如果通过金融创新模式开启美术馆良性运营的新时代,而非一味地“烧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了“2015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其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对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1月11日,苏富比宣布战略收购艺术品顾问公司‘Art Agency, Partners’,消息发布当天,股价应声上涨7.2%,这是最近半年苏富比股价一路下滑以来,屈指可数的一次大涨。
佳士得2015年业绩显示,其去年销售总额48亿英镑,按英镑计较2014年全年的51亿英镑下降5%,为五年来首次下滑。战后及当代艺术品、19世纪艺术品及古典大师作品全面下滑。
佳士得2015年成交额达48亿英镑/74亿美元,创下2015年全球最高成交价拍品前三名,2015年佳士得30%客户为新买家,并于网上拍卖平台启动更多相关活动(20%)。
另类投资领域有一个自下而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市场正在逐渐走入大类资产投资者的配置视野——艺术品投资可能成为2016年市场的一匹黑马。
2015年,中国书画市场也上演了马太效应:一方面,普品书画行情跌入谷底;另一方面,近现代精品书画一改持续两年的颓势,表现抢眼,出现了好几个亿元品种,五千万元以上成交的更不鲜见,让人们对2...
艺术市场与金融投资市场间关联度逐年提高,艺术界对艺术品的投资价值越来越关注,传统收藏家群体出现了加速衰减,新兴的注重投资效益的收藏群体越来越庞大,其中不少人就是金融业者。
一年出现6件过亿拍品,2015年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似乎很热闹。然而,不少业内人士发出“中国拍卖业遭遇最冷一年”的感叹。
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总监马克·斯皮格莱尔(Marc Spiegler)看来,艺术经销商若想在与拍卖行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得在价格方面更加透明。
“金融杠杆”已经成为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把双刃剑带给原本就脆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福还是祸,确实需要整个行业的观察和监督,艺术金融的健康发展,长路漫漫。
正所谓金猴起舞,猴年邮币收藏市场却着实热闹,大妈们又一次排起长队抢购,那么猴年邮票、纪念币到底能带来多少惊喜呢?
书画不同于股票、房地产,对它做投资的风险还要大大高于前两者。其风险就来自于书画自古有伪作,且近些年的书画造假手段到了登峰造极、无孔不入的地步。
资深收藏分析人士称,收藏行业只是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了,真品、精品仍有市场,依然求之难得。
12月30日,荣宝斋(上海)举行了2015秋季拍卖会。227件书画作品取得了成交额1.39亿元佳绩,成交率84.58%。在目前一件书画就可以创出亿元天价的今天,这似乎没有新闻效应。
初入行的玩家应该首选比较传统可靠的渠道入手,“传家宝”、从古董店和拍卖行买来的艺术品可以合法交易,要注意避免“踩雷”。
在全民收藏时代,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卖方和买方权益的保障,除了自己要警惕、从业者要自觉,更需要从法律到制度等各方面完善的市场机制来保障。
二○一五年,面对股灾,一句“股市震盪将迎来艺术市场兴起”的说法不胫而走。本期《汲宝斋》借回顾亚洲艺术品市场的起伏和转折,以“喜忧参半”的形式枚举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艺术事件,试图...
吾浙之铜镜收藏,多见于民间私家。因新出土或传世铜镜流入市肆数量较多,文物市场开放后,私家用心搜访,肯出重金,时有大获,比公家收藏经费有限囊中羞涩自不可以道里计。
去年两季拍卖,场面依然热闹,然而买家明显减少,多了些看客。春拍中,香港苏富比夜场十二件流拍作品中,中国一线艺术家作品就佔八件,甚至影响到其后日场一部分作品相继遭流拍。
事实上,关于艺术品市场透明化的讨论由来已久,艺术品不等同于普通商品,影响其价格的人为因素过多,加之艺术品市场火爆带来的高额利益,使得价格透明化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