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彻底跃出博物馆说明牌上简简单单的三行文字”?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
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特展前不久落幕,除了展出的举世瞩目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墨迹手卷外,其余展品同样精彩纷呈。
2019年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据报道,在文化部门组织下,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
2019年,故宫将迎六百周年华诞。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众多优质展览。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从李渔开始,数以百计的出版商、书商去编辑、印刷,不计其数的画家、工匠去描摹、刻版。从遍及中国到走向海外,三百年不断的芥子园背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东方美。
一条“2017年故宫文创营销收入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水平”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引发文化旅游行业热议。
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将于2019年3月18日呈献最新展览《菊与龙:十七至十九世纪中日东方艺术》,展览将展至8月15日。
农历正月十五,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正月十六,“故宫灯会”又亮一晚。在故宫看灯赏月活动引发网友大规模关注。
事实上,博物馆夜间开放的传统诞生于欧洲,当地诸多知名博物馆已经将夜场参观打造为品牌活动。它们探索出了哪些有效“套路”,可供中国借鉴呢?
2019年元宵节是故宫博物院九十四年来第一次开夜场。目前2月19日元宵节当天故宫票务系统夜场名额已经全部约满,而故宫网站也因为抢票而“瘫痪”了。
上海博物馆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自开展以来,一直是文化界的热点,配合这一大展而筹备较久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上博举行。
一场名为“惟妙惟肖 翘首迎春——清宫文物中的造型艺术”展,亮相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该院珍藏的清宫文物珍品70余件。据悉,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
今天,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的审美文化,为读者揭示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文明成果,
转眼间,春节假期已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工作日。在忙碌之余,不如用这些展览,放松一下。
农历新年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于华表廊道阶梯,以院藏“鸟谱”为主题设置了春节应景的地贴,期待观众于年节期间走春游台北故宫时,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气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形式早已从满足口腹之欲转变为享受精神之欢,“博物馆中过大年”日益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年俗活动。
近些年,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推出了春节特展,撷取各自馆藏精品,以飨观者。与艺术相约、到展馆过大年,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新时尚。
紫禁城里的新年究竟是什么样的?宫灯挂起,年味渐浓。故宫博物院共藏有1400多个宫灯,过节用的器物更是不计其数。
在清朝,自康熙爷以后,每年腊月,皇帝都亲自写“福”、“寿”字,颁赐后妃、近侍及臣下,以示恩宠。
近年来,各地兴起博物馆与互联网电商“携手潮”,越来越多博物馆主动拥抱受众,在厚重的历史感与时尚元素中逐渐找到了平衡点。
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其书画伪作之多,有“滥董”之称。
从西华门一路走向乾清宫,发现今日的故宫与往日相比有些不同。一道道宫门贴上了春联和门神,一盏盏宫灯随风摇曳,进入第五百九九个年头的紫禁城里,年味越来越浓了。
2019年,世界各大美术馆都开始晒起自己的参观人数,给自己长脸的同时,也在树立自己的品牌高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朝圣。
自1月23日起,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进入下半场。
农历新年将近,好展大展不断。
1月16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安徽省黄山市政府主办的“文珍染翰——故宫博物院藏文房用具暨徽州贡品展”在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专题厅展出,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