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艺术品市场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书画精品凭借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极高的被认可度,成为艺术品市场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2011年秋拍业已缓缓落下帷幕,与往年拍卖相比,本次秋拍使中国书画整体市场行情产生令人意外的变化,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板块的整体成交量平淡如水。
艺术品在我国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投资消费形式。说其古老,是因为早在几千年前的汉、唐时期,艺术品就已成为商人投资的对象。
2010年12月,大学生艺术网与某知名拍卖公司联手主办的首届“大学时代——中国艺术院校学生作品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参拍作品345件,成交率76%,成交额425万元。
2011年秋拍,虽不及春拍时的佳绩频传,但其中也不乏“亮点”。整体来看,书画仍是拍卖市场的重点,占据了“最贵”拍品的大半江山。
当代艺术版块专拍将在伦敦接踵而至。菲利普斯、佳士得和蘇富比分别将于6月29日至7月1日举行三场专拍。拍卖公司将在这三场晚拍中推出最负盛名的拍品。
7月1日,伦敦苏富比缔造了当代艺术有史以来最高拍卖价,其中两个主要私人收藏的委托拍品成交额占据近半的总成交额
当代艺术板块正在图谋转型,问题是转向何处?近几年来已有迹象表明: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作品将是一个新的市场热点。
当下,国际市场已经捧炒了一大批西方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价位虚高。但这样的当代艺术金融投机,其实已呈强弩之末之势。
艺术收藏家与艺术市场的纽带关系决定了当代艺术必须参与到艺术产业链中——有创作就必然具有消费,那么当代艺术与收藏家在艺术市场当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近日,苏富比拍卖行公布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财务状况,总收入达4.8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利润为6760万美元,不及去年第二季度利润7760万美元。
经济低迷对年轻的艺术家来说,有相当影响。现在艺术圈里人对经济低迷下当代艺术未来如何发展也充满困惑。大浪淘沙,艺术市场最终选择精英。
长期以来,艺术品市场被认为完全不受监管——虽然这并不完全正确,然而,艺术品市场的私密性以及价值评估和认证的问题,意味着它仍然不够透明,便于不法行为。
当代艺术的暴跌早已不是新闻,前几年卖一两百万元的画,现在卖二三十万元都不稀奇。现在所谓市场价格只能打一折销售。这听起来太夸张,但当初从十万元不到涨到数百万,大家恨不得人人都是艺术家...
一个领域的暴跌,实际上是社会不再为你捧场。一是精神上不为你捧场,二是经济上不为你捧场。
佳士得2015年成交额达48亿英镑/74亿美元,创下2015年全球最高成交价拍品前三名,2015年佳士得30%客户为新买家,并于网上拍卖平台启动更多相关活动(20%)。
去年两季拍卖,场面依然热闹,然而买家明显减少,多了些看客。春拍中,香港苏富比夜场十二件流拍作品中,中国一线艺术家作品就佔八件,甚至影响到其后日场一部分作品相继遭流拍。
从2003年至2012年近十年的时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是持续“牛市”的行情。尽管这期间有大涨也有回调,但“长牛”趋势基本未变。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也出人意料地迅速反弹...
芝加哥Citadel对冲基金创始人肯·格里芬近日豪掷重金私洽购藏了两幅艺术家德库宁和波洛克的当代艺术画作,总价值超过5亿美元,他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当代艺术回暖?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艺术品在拍卖会上屡创新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卢森堡大学的几位经济学教授近日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认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已经过热,尤其在战后艺术、当代艺术领域的“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这份来自都柏林、由文化经济学者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创建的调研机构艺术经济发布的报告,都被认为是能够体现市场整体状况的最高行业标杆。
如果从2003年算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这一轮牛市行情,已经持续近十年了。尽管近十年间有大涨也有回调,但“长牛”趋势基本未变。
近20年,除了在2011年被中国市场短暂超出,美国市场一直保持着全球艺术品市场领军者的地位。
19世纪末,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社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铁路和巨型游轮大量的使用拉进了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各国之间的往来学习日益频繁,而作为当时全球文艺中心的巴黎很自然便成了各国艺术家...
当晚拍出的价格最高的作品是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1982年的作品《无题》。买家是现年40岁的日本藏家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他是当代艺术基金会(Contemporary Ar...
3月12日在法国,三个明代铜鎏金佛像坐像以含交易费630万欧元(约合700万美元)的价格在波尔多拍卖行拍出,买家是20位亚洲竞拍者中的一位。艺术市场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
去年中国嘉德北京秋拍,他们的“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就首次推出现当代艺术夜场,并开设了85新潮美术的专场,这次梅开二度,让海内外的当代艺术圈人士十分关注。
品牌是识别产品的捷径,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位置。它不只限于时尚圈,也适用于艺术市场。在过去,买家购画认的是艺术家和画廊的品牌,而如今这个品牌效应正在升级。
自2013年“艺术深圳”成功举办后,市场就对深圳寄予厚望。比起深圳,台湾艺术市场更值得关注。在大家习惯在内地掘宝时,忽略了台湾这个本应该与香港市场齐平的“黑马股”。
12月22日,主题为“逆转 ? 重振 ? 创新——沪上八家画廊总经理纵论艺术市场”的首期“好东方文化创新沙龙”在复旦大学举行。参与者就当下画廊面临的问题展开了交流。
2011至2016年,是中国经济与中国艺术市场快速发展后首次出现发展速度放缓并长期处于调整状态,经过近5年的长期调整,整个大势终于企稳反弹,而转折点就出现在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