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珠美术馆夏季展览“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呈现了近年来少见的陶瓷主题的艺术家群展。
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砖美术馆新展“图像超市”于近期正式“开业”。
在芸芸后起之秀当中,需要关注这8位年轻的艺术家。
几经波折后,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终于举办,比往常的3月下旬晚了近两个月。
5月23日下午,“2021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实体展会已落下帷幕,网上展厅继续持续至24点。6月16日至19日开启线上展厅“OVR:艺术随意门”,继续为大家呈现艺术作品观赏。
对成都来说,从全球到地方的变化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该地方的经济、社会生活与艺术方式。几十年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
“阳春白雪”的艺术走入乡土中国,能否振兴乡村?能否让村庄“自我造血”?能否把“盆景”变“风景”?
裂隙、笔触、钤印、水印、铜锈……诸多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艺术品的估值和最终成交价。
巴斯奎特近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幅《战士》以约4158万美元的价格卖出,比2017年他创下1.1亿美元的个人成交价纪录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5月举行的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系列拍卖中,精选出一系列作于近20年间的肖像画佳作。
美国艺术家艾迪・玛汀尼兹(Eddie Martinez)近年于拍场表现凌厉,广受藏家追捧,尤其是亚洲藏家。
鲨鱼尸体、悬挂在第一夫人头顶上方的惊悚剧照、如幽灵般“神出鬼没”的百万美元涂鸦……这些都是新波普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身处虚幻的世界却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好奇的人们抵达更为深远的所在,有效地传达出艺术家的理念。
佳士得将于2021年春季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举行“南亚现代+当代艺术包括马里纳里尼·穆克吉基金会珍藏贝诺德·贝哈里·穆克吉作品”拍卖。
香港苏富比是次当代艺术晚拍及日拍甄挑出自90年代之中国当代艺术巨作,展现了各个艺术家最为个人亲密的深情流露,笔下之诚挚动人肺腑。
3月11日的“First Open网上特拍”,为新晋和资深藏家带来琳琅满目的战后和当代艺术珍品。
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井上有一:东瀛的钟声”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井上有一书展:时间长(近四个月)、展厅大(两个大展厅)、展品多(112件)。
3月24及25日,佳士得伦敦举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纸上作品及日间拍卖,以及战后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汇聚大批杰出佳作。
“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感官动物中的灵长,直觉是智慧的主要来源,概念、逻辑的源头是直觉,最终又需要直觉来证实或证伪。
一部世界史告诉我们: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是由不同文化(明)碰撞的结果,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并没有一种不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纯而又纯的文化存在。
艺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大家殷切希望尽快走出目前处处受限的困境。一但可以重新举行大型现场活动,无后顾之忧,形式必然有所改变。
原标题:艺术家如何拿自己的脸说事儿?天价自画像的背后《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总需要时不时审视自己来解答...
原标题:什么时候上拍什么作品:拍卖行的选品策略View of the sales room atPhillipson December 7, 2020Photo by Haydon Perrior.Courtesy of Thomas De Cruz Media在经历了一整年不...
原标题:2021年当代艺术收藏风向标:来自11位国际藏家的清单和大多数活动一样,传统的艺术收藏方式也在2020年遭到了 COVID-19 的彻底颠覆。在几乎所有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城市里,画廊都关闭...
原标题:2020年秋拍,艺术市场真的《不差钱儿》?12月初,如火如荼的2020年秋拍终于告一段落,各家拍卖行也是使尽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幕幕艺术市场的《不差钱儿》。现当代艺术亮点颇多现当代部分...
苏富比欣然宣布,最新一场跨门类拍卖会「印象派、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即将于纽约举槌。
保罗‧海姆(Paul Haim)与妻子珍妮特·勒华(Jeannette Leroy)私人珍藏于10月22日在佳士得巴黎“保罗‧海姆的秘密花园”拍卖亮相。
2020年的疫情,让国内艺术品线下拍卖场次急剧缩减,也让普通艺术品的价格趋于平稳,甚至见底。此时上海名媛圈的玩法,或许值得你借鉴。
2020年秋,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由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的《抽象画(649-2)》领衔,成为亚洲上拍之最高估价西方当代艺术品。
苏富比当代艺术紧承第一波晚间拍卖焦点强势揭晓,再为藏家重点介绍同场呈献之瞩目巨作。
佳士得呈献张晓刚艺术里程碑之巨作《血缘 — 大家庭2号》(估价:港元 38,000,000 - 48,000,000),为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的焦点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