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当“文创”成为时尚焦点,当“文化”成为旅游热词,文创和文旅被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科技推向了最前台。
一场展览不仅为千年古镇带来全新的艺术气息,还带动了当地乡镇文化的发展。但当艺术节庆落幕、游客散去,古镇留下了什么?
战后华人抽象艺术家萧勤个展“禅色:萧勤绘画展(Les Couleurs du Zen: Peintures de Hsiao Chin)”于近日在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
大量异域风格的游戏对青少年一代人审美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就到了不能不加以重视的程度。要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传统文化,
“打卡式”旅游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文化IP成旅游产业增长新爆点。
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然而对于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来说,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具有历史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把理解、喜爱传统文化落到生活的实处...
近日启幕的第22届米兰三年展上,融合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等四种中国非遗元素的装置艺术作品《百鸟林》惊艳亮相,
网络直播中,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也反过来推动了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创新转型。
通过考察欧美一些国家博物馆做文创的实践模式,我国的博物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借鉴经验,探索创新。
新时期文化生态与中国戏剧人内心深处的话剧与戏曲趋于整合的愿景具有内在联系。
孩子们的美术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们是否“彻底跃出博物馆说明牌上简简单单的三行文字”?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
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必然带有对生活的理解与观照,对社会的观察与反思,对文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情态的表达。笔墨反映时代,而笔墨之气韵来自传统。笔墨既是载体又是内容,传统元素融合现代理念,...
既然电影不改变,人们就试图改变电影。发展了百年、已进入稳定态的电影行业正在被Netflix为代表的互联网流媒体公司撕裂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华平提出“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
2019年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年俗。据报道,在文化部门组织下,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推出上万场精彩活动。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2月23日至3月5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再度公演话剧《茶馆》。
在中国传统美学与古代文论的研究中,“比兴”问题历来是关注的焦点,其中“兴”更是值得今人玩味的范畴,它将审美与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加以融会,使审美与文艺创作成为既涵括心与物、情与...
漆艺术在中国的传承,是艺术家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抱持坚定信念使然,这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体现。
生肖艺术如何走向当代,是靠外力还是内发?这是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共论的话题。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认为,当代生肖主题艺术创作需要将古代文化元素融入当下创作样式,贴近生活,让观者喜闻乐见,...
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开创工艺文化的新时代成为摆在全体手工艺人、相关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书法是起源于我国、在汉字语系中独有、以塑造字形之美为特征的书写艺术,贯穿于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情怀。
1月下旬,《海外华人写兰州国际书法展》活动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丹佛都会区世纪城(CentennialCity)举行。
30年前,厦门特区发祥地湖里开启了厦门工业发展的辉煌时代;如今,时尚文化产业将重新“点燃”这座老工业区的生命。
就在这几年间,人们发现,博物馆变了。过去有些高高在上的博物馆开始变得亲切,一些冷清的博物馆也变得热闹起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形式早已从满足口腹之欲转变为享受精神之欢,“博物馆中过大年”日益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年俗活动。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春节走近公众,在不断地创新、传承、活化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红楼梦》描写的节庆活动很多,但春节只有一次,即五十三回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