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美术报
5月11日,“丝路怀古——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历年壁画临摹项目成果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区)艺术与文献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的重要学术文献展,共展出151件壁画作品。作品全部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
据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围绕“一带一路”科研规划,已经开展了为期五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艺术考察调研、学术研究、临摹梳理等工作。这个以文献展形式呈现的展览,着重以古丝绸之路壁画资源为中心,以中外文化艺术互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导向,旨在建构丝绸之路壁画的新价值和新范式。
展览现场
在当今知识语境中,“丝绸之路”具有多重语义。它既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渗透着历史、记忆、交流、融合、冲突的文化空间概念。当下的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承载“一带一路”主要地理空间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历史、和平、合作、包容、互信、融合、命运共同体等诸多语意,因此对丝绸之路艺术资源的再发掘,建构其在当代艺术史话语中的“文化互通”价值,将成为形塑当代中国的重要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7日。
大事记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围绕“一带一路”的学科规划,自2016年即开展了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艺术资源的再发掘和展示,打破以时间为序研究美术史和艺术演变的观念,以“古丝绸之路”为刻度,挖掘古代艺术形式、艺术审美以及多元文化交融互鉴下的艺术发展规律。建构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文化互通”价值,以实现壁画艺术在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互动。
2016年
工笔画院对古丝绸沿线相关地区开展针对古代壁画等艺术形式的考察。
国内走访考察了甘肃、新疆、四川等省份的近十多个地区。
8月,工笔画院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等研究机构展开围绕“敦煌美术学”的共同合作。
2017年
工笔画院和新疆龟兹研究院展开壁画研究学术合作。
9月,由院长连辑牵头,工笔画院和龟兹研究院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工笔画院成功申报了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养”项目。11月,工笔画院与内蒙古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签订学术合作协议。12月,“摹壁寻源——国家艺术基金2017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壁画摹制技法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展”在北京上方美术馆举办。
2018年
启动“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7月至9月,在新疆龟兹研究院实施为期60天的临摹任务。10月,院长韩子勇落实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龟兹壁画研究中心,工笔画院作为对接和实施单位。
11月20日,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工笔画院承办的“丝路怀古——古龟兹壁画摹制特展”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主要考察临摹对象为龟兹地区的石窟壁画,临摹结束时也对焉耆和高昌地区的石窟壁画遗迹进行了考察,为后序临摹项目的推进做准备。
2019年
7月,“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及“古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临摹及技法研究培训班(首届)”启动,同期在新疆地区古高昌石窟群、甘肃境内敦煌莫高窟、张掖等地实施。
2020年
10月,“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壁画临摹与推广项目”考察并临摹了新疆和田地区达玛沟佛寺遗址壁画、丹丹乌里克遗址壁画、北庭故城遗址壁画。
文章标题:丝路怀古|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历年壁画临摹项目成果亮相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media/7/news-467.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