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巴洛克艺术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专题网站

艺术分类

全部
首字母
艺术领域
艺术流派
艺术国籍

更多巴洛克艺术家

更多比利时艺术家

彼得·保罗·鲁本斯
弗明·巴斯
彼得凡汉赛尔
古斯塔夫·瓦普尔斯
阿尔弗雷德·史蒂文斯
查尔斯·赫尔曼
费尔南德·赫诺普夫
詹姆斯·恩索尔
费利西安·普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高清作品《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油画 201357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名画档案

名称:《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作者:鲁本斯

创作时间:1616~1618年

尺寸:224×210cm

类别:板上油画

收藏:德国,慕尼黑,古典绘画陈列馆

这幅画描绘的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一个情节:宙斯与丽达的两个孪生儿子——卡斯托和普鲁克斯正在抢劫迈锡尼王的两个女儿。作品中的四个人物与两匹高头大马扭结在一起,组成一幅独特的构图,突出了“抢劫”与“挣扎”两种强烈的动作,画面充满了热情的生命力,在雄壮的造型中歌颂了人的生命力之美。

入选理由

◎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

◎“画家之王”鲁本斯的代表作。

◎夸张的形体,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动感以及紧张气氛的营造。

名画欣赏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的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众神之王宙斯与丽达所生的孪生儿子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趁着蒙蒙晨曦,正准备将迈锡尼王留西帕斯的两个孪生女儿抢劫走的瞬间。

画面气氛紧张,很有人仰马翻、天翻地覆之势,又好像处在一个顺时针旋转的台风中心,混乱而有动感。两匹骏马虎虎生风,枣红色的那匹前腿回勾,蓄势待发;棕色的那匹则双蹄悬空,仰天长啸,把气氛衬托得紧张、刺激而又热气腾腾。骑在马上,穿着黑色发亮盔甲的一个兄弟正伸出健壮的臂膀把留西帕斯的一个女儿往马上抱,女子丰满赤裸的身体悬在空中,伸出左手挣扎着,显得无力而又无助。袒露着棕红色胸膛的那个兄弟正抢夺着地上的女儿。那个女儿正用右手向后想抓住什么东西。显然这两姐妹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暴行”弄得不知所措,惊恐而又慌乱。最富戏剧色彩的是那个躲在马后,目睹着这一切的小爱神,他天真地看着这一切,平静而又坦然。他的出现暗示着这次“抢亲”是神的指示,是暴力下的戏剧。实际上在希腊神话中这对兄弟是两个英雄,不是掠夺妇女的强盗,而这两姐妹也不是暴力下的牺牲品,他们只是在神灵的引导下成就姻缘。

画面的构图极有动感,画家仿佛把这个场面处于一个急速旋转的漩涡中。男人、女人、马匹交织在一块,好像是被旋风自左向右旋转着,飘扬的红色斗篷、拉地的浅红色薄纱、高抬的马蹄以及长啸的马头,都处在旋风的惯性中,而两姐妹伸出的双手更衬托出了这种向上的力量。画中的人物描绘得健壮、结实,造型上有一种雕刻的立体感,很有厚度。正如鲁本斯本人说的那样:“作为一个画家,要达到最完美的程度,不仅必须熟悉古代的雕塑,还必须在内心深处对它们有充分的理解。”这两个古希腊英雄的健壮身躯和威猛神韵淋漓尽致的刻画,正体现了画家所言。

从色彩上看,以热烈的暖色调为主。深红色的斗篷、枣红色的骏马、棕红色的胸膛,显示着生命的活力,给人运动和力量感。雪白的肌肤、金黄的头发与热烈的红色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画面烘托得热烈、紧张,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加上蓝色的天空、乌云、黑色的大地等众多色彩的运用,使整个画面色彩丰富、饱满,富有层次。

这幅画不管是强健有力的人物造型,还是极有动感的形式以及鲜明、饱满的色彩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鲁本斯在意大利绘画的基础上,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作才情,在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动感以及夸张的形体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艺术成就,他对佛兰德斯和欧洲其它国家的许多画家都产生过深远而意义深刻的影响。

画家简介

鲁本斯(1577~1640),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的代表者。生于德国锡根一个律师家庭,曾到意大利学画,广泛吸收提香、韦罗内塞等人的绘画风格,也受到了同时代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的影响。他的画色彩鲜明,线条多变,形体夸张,很受当时上层和富裕市民的喜爱。他熟悉七国语言,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代表作品还有《基督下十字架》、《苏珊娜·芙尔曼》、《瞻仰圣母》、《圣家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