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罗不仅是个十分多产的画家,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留下了近七百张绘画作品,且题材范围极其广泛,从古典神话、宗教和世俗场面一直到人物肖像,《宁芙与萨提尔》,《维纳斯的诞生》,《春天》等是其代表作。布格罗的绘画,从早期较为严肃和忧郁的大型宗教历史场面,逐渐转向轻松明亮,人物较少,更具世俗性的内容,如母与子、牧羊女、农妇、浴女和小孩等,作于1851年的《兄弟之爱》即是这一转变的开始,他并且不断地重复了那个母性主题。那些充满了浓厚的乡村风味和田园情调的画面中,在树林、田野或牧场的背景上,穿着白色的衬衫,单色的罩衣,带着花的或格子图案的方形披巾,赤着脚的农村姑娘,就“好像神话中的公主,由魔杖变为乡下人后成为他画面中的模特儿”。那些穿着意大利地方服饰,像公主和天使般的妇女和小孩的形体,虽然被美化和理想化了,但仍然还是显得十分真实和世俗化。
也许就是这种把宗教内容世俗化,把农妇美化和理想化的处理手法,温馨妩媚,略带一丝淡淡哀愁的气氛和情调,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完美无瑕的技巧与当时观众的趣味十分一致,使他的画深受英国,尤其是美国人的青睐。然而,就是这种过于完美,“机械”和“光滑”的画风,加上与当时时髦的现代艺术在趣味上的格格不入,不免使他成为激进的现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攻击嘲笑的对象,作为一个传统艺术的卫道士,保守的学院派的“首领”和所谓“平庸辈中的大师”,布格罗势必成为现代艺术的牺牲品。
但是,历史最终仍然还是对他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出了某种相对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博物馆重新把他的画从储藏室里拿出来公开展览,他的作品被印成画册、明信片、挂历、书籍的封面乃至商店的购物袋,威廉·布格罗再度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十九世纪画家之一。人们在他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某种诉诸于感官和理性,远离当代生活的永恒的美。
“布格罗的艺术是个极好的范例,”Fronia E.Wissman在她的专着《布格罗》中说,“它反映了艺术家的期望,与那些职业艺术评论家和因喜欢而购买艺术品的人的反应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秘密》
这是幅以肖像形式表现有情节性的风俗画。画家运用古典写实造型技巧描绘两位美丽女子互通秘密的神情。布格罗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将受光部集中于人物上半身,以细腻的笔法描绘裸露的肉体、衣着的复杂褶纹和饰物,而以概括的深重色块铺画下部衣裙,往往再安置道具或人物于亮部,与主体人物的上半身形成呼应,而使画面构图稳定和谐,达至完美境界。
《荷马和他的向导》
荷马是古希腊最着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出生于公元前8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荷马是位盲人,他一生搜集整理创作了世界最着名的荷马史诗,这部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被称为“希腊的圣经”。布格罗在这幅画中,以写实主义造型手法,真实地描绘了这位伟大的盲诗人在与他共命运的小向导引导下,走遍希腊各地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汇集而成伟大的《荷马史诗》。
《仙女》
布格罗集女性人体美于这一幅画中,罗丹曾这样赞美:人体,尤其是心灵的镜子,最大的美就在于此,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仅是如此美丽的外表,而是那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的光芒。”布格罗以古典主义的美学观念,运用古典艺术技巧,精致地描绘了理想的美人,她们非人间所有,因此人们称她们为仙女。
《牧羊女》
1876年 260cm×180cm 布 油彩 威廉斯敦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艺术学院藏
作为学院派大师的布格罗,处在19世纪法国画坛流派纷呈的时代,不可能固守原有古典法则,所以在他的创作中,也往往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牧羊女》是一幅写实主义风俗画,画家以粗放的笔触、明暗对比和鲜明的色调塑造形象,人物与羊画得很有生命气息。
森林之神与仙女们
这是一幅充满形式美感的作品。画家描绘了美丽的仙女们与森林之神在跳舞、嬉戏,塑造了充满诗意的神话人物形象及相互关系被刻划得维妙维肖。在森林幽暗的背景前,女裸体被画家以唯美的形式给予完美展示,特别是近景处的那位裸体女郎,背部丰腴柔美,线条流畅,匀称和谐,堪称无可挑剔,炉火纯青。这是一幅弥漫着音乐与诗情的作品,是"回到自然"的浪漫主义杰作。
《地狱里的但丁与维吉尔》
这幅画的主题取自于《神曲》中所描绘的,但丁被维吉尔邀请一起游览地狱的场景(左边的2个路人才是但丁与维吉尔,头戴橄榄枝环的是但丁)。要想欣赏这幅画,首先得知道3个人。
但丁作为13世纪最具神话特色的诗人,但生平的相关记录却很少,他因主张自由而反对教皇,被教会流放。但是他却成为了封建中世纪向现代资本主义过渡的开端。有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出自但丁之口。
维吉尔是公元前70年到19年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记录很少,但丁和他时隔1300年,但但丁却视他为老师。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之前写到过,是法国唯美主义画派大师,所描绘的内容,以寓言、神话、爱情为主,喜欢以宁静,幸福理想化来表现。
幅画却一改布格罗作画常规,以狂烈,鲜明的色彩,来表现地狱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是2名互相厮打的罪人,其中一人抓住另一人的侧腹,并撕咬他的喉咙,这说的是暴怒。紧接着他们后面,是一名无力摊躺在地上的人,他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这说的是懒惰。而更远处,的人群,分别描绘了傲慢、妒忌、贪婪、贪食和色欲。布格罗这幅画,一改以往柔美的人体,将肌肉画得相当详细,动作刻画得相当夸张,要数布格罗生涯中最有张力的画面之一。地狱中的罪人,表情痛苦狰狞,为他们生前犯下的罪孽赎罪,而但丁和维吉尔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维吉尔一只手挡在但丁身前,意为不要去干涉他们。布格罗将心中的七宗罪用这种方式排列了顺序,最忌讳暴怒,然后是懒惰,这也正符合布格罗的性格。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勤奋的心态对待艺术。所以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主题往往都是轻松自然,宁静而欢快的。如果说布格罗的一生是一幅画的话,那幺《地狱里的但丁与维吉尔》这幅画就是布格罗人生之画的最重要的对比色,它既是布格罗也是反布格罗。
小淘气
1872年200.7cm×109.2cm布 油彩 伦敦索思比公司藏
布格罗的作品已经完全摆脱了古典主义手法的束缚,从生活出发,于现实中撷取题材,表达一种博爱的人性思想。他强调形式之美,关注母爱,善于运用幻想的方式,尤重女性美感的塑造。因此,他的作品已经有了某种唯美的倾向。《小淘气》便是这种浪漫主义作品,描绘了母子情深的动人情景。
《抗拒爱神的少女》
是布格罗约1880年创作的油画。画家精细刻划了少女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在其纯洁的、自持的少女状态和爱的世界的痛苦之间的矛盾冲突。她带着微笑和爱神保持着距离。这幅画80cm×55cm,现藏于美国洛杉矶保罗格蒂博物馆。
其它作品:
文章标题: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Adolphe William Bouguereau 高清作品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famous/27106/news-43645.html
本文类别: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