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发光的白色帆布意味着什么?
《摄影界哲学家、现代美术家、建筑师、古董收藏家、最后的现代主义者……》这一个个标签描述的,正是这位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上面这张发光的白布就是杉本博司拍摄的意大利剧院。带着实验的心态,杉本博司在剧院里用相机长时间曝光,而后留下这部电影的真实影像——阴暗的背景下,一片徒然空白的光。这种用人眼无法看到的场景,也深深震撼了杉本博司,从此开启了他的《剧院》系列作品。
Ohio theatre, Ohio, 1980
每一间剧院年代均很悠久,天花板、两侧墙壁上的繁复装饰,以及剧院本身的建筑结构,都在银幕白光的映衬下,显露无疑。
Akron Civic theatre, Ohio, 1980
杉本博司的一块发光的白帆并非是一块还未开始放映或放映终结的幕布,而是放映全过程的记录,是一部故事,这就如诗行间的空白,你以为毫无内容,却是思维《逗留》的场域。
《我的艺术的主题是时间。》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杉本博司进行《闪电原野》创作
创作始于70年代的《剧院》系列是杉本博司对这个世界独特观看方式的另一种演绎。不同于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摄影,也不同于弗兰克的《非决定性瞬间》的拍摄,这系列作品是以长期曝光的连续瞬间方式来完成的。
Teatro Olimpico, Vicenza, 2015
在这些照片中,美国老式剧院中,古典的建筑背景,作品居中的空白屏幕与这些充满着历史感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中,凝聚的却是一部电影的时间——如杉本博司所言:《没有快门装置的人类的眼睛,必定只能适应长时间曝光。》(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
Villa Mazza Corrati "Ie Notti Bianche ", Bologna, 2015
关于《剧院》这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杉本博司如是说:《一个晚上,当我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照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想法,我问我自己,如果把一整部电影在一张照片上拍摄出来会是什么样?我心里回答说,你会得到一张发光的帆布。在巴黎东京宫举办的杉本博司个展《今天世界死了 或许是昨天》中,对马歇尔·杜尚的致敬几乎潜在地被《置入》在整个展览之中,然而这种致敬却带有某种模棱两可的性质,因为杜尚本身始终是某种不安定的影子。
巴黎东京宫2014年个展现场
在展览的33个部分中,有一个部分题为《爱情人偶·天使》。这个部分的展示是搭建了一个房间,人偶天使则半裸着躺在粉红色的沙发床上,背后的墙壁上则挂着西洋镜系列的照片。那个房间要通过门上的小洞,用一只眼睛观看,这可以说是杉本博司的引用、模仿或者是本歌取。
东京宫杉本博司个展中《爱情人偶·天使》(Love Doll·Angel)的展示
三番叟是日本传统艺能中非常古老的演出剧目,对日本能剧、文乐、歌舞伎等的创作都具有定式的影响。在能剧中一般称为《翁》、《式三番》,《翁》之舞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式三番》中三番叟的舞则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脚步的拍子与干农活的节奏相关联,也被引入歌舞伎、人形净琉璃的创作中。
三番叟公演现场
三番叟演出现场
2012年,出于对色彩的着迷,现任爱马仕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lexis Dumas相中了日本艺术大师杉本博司,与他开始爱马仕丝巾出版项目的合作。
与爱马仕(Hermes)合作设计的限量版艺术丝巾,取材于《影之色(Colors of Shadow)》
Dumas邀请杉本到他们里昂的工厂,向他展示了纺织丝绸和印刷的方法。最终,他们从杉本博司拍摄的200张宝丽来照片中,挑选出20张,并把这些照片印制成方巾,这个方巾系列的名字便是《影之色》。
杉本博司
在这个艺术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爱马仕的艺术总监Pierre-AlexisDumas造访了杉本的工作室,并萌生了与杉本合作打造《Hermès Editeur》系列第三组作品的想法。
《Hermès Editeur》艺术家方巾计划
《Hermès Editeur》是爱马仕推出的一个艺术家方巾计划,Dumas想通过这个计划来赞美色彩,并希望通过和同样对色彩有着热情的艺术家合作,在为爱马仕制作艺术品方巾的同时,也可以挑战他们的手艺和纺织品印刷技术。
与爱马仕(Hermes)合作设计的限量版艺术丝巾制作现场
为了自然完整重现杉本照片中无穷的色彩渐变,爱马仕发明了一种新的喷墨打印方法、一台巨大的新机器,以及一种新的斜纹丝绸面料。
杉本博司在制作现场
与爱马仕(Hermes)合作设计的限量版艺术丝巾
杉本博司×爱马仕:影之色,巴塞尔文化博物馆,2012
《影之色》这个艺术项目几乎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作品,因为观测行为可以永恒持续,而色彩与色彩之间,总还存在着各种各样无法命名的色彩。
《闪电原野(Lightning Fields)》系列,2006~2010,杉本博司以40万伏的电极放电来灼烧底片,创造出不一样的闪电纹路
《蒙德里安玻璃茶室》,2014,建筑设计对于杉本博司来说亦是《处理水、空气和光线等元素》的创作
《肖像摄影(Portraits)》系列,1999,借此思考《文艺复兴至今,科学对人们的想象力的剥夺》这一问题
2002 年杉本博司在直岛完成「护王神社」计划,具体实现了他将神社遗迹古石、玻璃工艺与伊势神社建筑并存的想法,透过光学玻璃,将光线导入地下幽暗的石室空间。
前不久,杉本博司在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举办了名为《天堂之门(gates of paradise)》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7日。
《天堂之门(gates of paradise)》展览现场
《天堂之门(gates of paradise)》展览现场
该展览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摄影,还有一部分是为纽约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的花园进行重新设计。
在原来的竹林花园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中庭
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的中庭变成了两层高的开放空间,有一个小的中央楼梯,还有一个浅水池。改造之前这里是一个竹林花园,艺术家这次把满满的绿色植物全部清除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变形虫形状的石岛、一棵松树以及艺术家自己收藏的一个金属雕塑作品。
艺术家在两次设计中都加入了一棵松树
新的花园设计体现出了展馆别的地方的静谧
杉本博司拍的不是简单的物与景,他拍的是景与物之下的历史,他的主题是时间,时间与历史之上升起的某种东西……
文章标题:“哲学”气息满满的设计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famous/25204/news-8757.html
本文类别: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