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承办了一个展览项目,该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摄影,还有一部分是为纽约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的花园进行重新设计。本次展览的名字叫做《天堂之门(gates of paradise)》,将从现在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7日。基督教在16世纪的日本发展迅速,1582年有4个日本男孩离开日本远赴欧洲,去见证和了解西方的基督教,本次展览可以看作是跟随这4个男孩的脚步。在意大利的时候,艺术家拍摄了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和艺术圣殿,包括比萨斜塔、万神殿和ghiberti的洗礼堂天堂之门。
在对原来的竹林花园感到腻味后,hiroshi sugimoto重新设计了中庭
图片版权归设计邦所有
sugimoto在2011年的时候远赴欧洲拍摄剧院,在游览奥林匹克剧院(palladio的透视建筑杰作)时,剧院院长指出了foyer壁画里的4个日本人,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那4个日本男孩。在那个时候,sugimoto就决定要跟随他们的脚步,进行更多的调研,同时,这位来自纽约的日本艺术家还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就是重新设计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里的花园。这样的话,他之前在建筑和花园设计方面的经验,也能运用到这次展览中来。
艺术家在两次设计中都加入了一棵松树
图片版权归设计邦所有
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的中庭变成了两层高的开放空间,有一个小的中央楼梯,还有一个浅水池。改造之前这里是一个竹林花园,艺术家这次把满满的绿色植物全部清除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变形虫形状的石岛、一棵松树以及艺术家自己收藏的一个金属雕塑作品。另外,sugimoto拍摄的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在本次展览上获得了大量关注,尽管这幅作品很容易被认出来,但细节已经模糊不清。艺术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它经历了2010年10月10日,席卷纽约的飓风sandy,它被放在了地下储藏室,一直被浸泡在水里,花了整整3天时间才把水全部抽干。结果,照片上的明胶都融化了,潮湿的表面上长满了微生物。
新的花园设计体现出了展馆别的地方的静谧
图片版权归设计邦所有
艺术家向我们描述了这张照片的恢复和自然转变的过程:《在干燥的过程中,每天我都要去观察12个教徒的表情是如何变化的,我很享受这个过程。philip的脸稳定在潮解的边缘,就像francis bacon的作品一样,judas和peter的脸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雾气,耶稣的脸往下被毁坏得尤其严重。达芬奇在画《最后的晚餐》时,是依据透视规律来画的,耶稣的前额就是灭点。想象一下,当我从那个点看到白色线条组成的光晕时,我是由多么的惊愕。》
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内图片
摄影:richard goodbody | 版权归japan society所有
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内图片
摄影:richard goodbody | 版权归japan society所有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法尔奈斯庄园里的楼梯,卡普拉罗,2016,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由polo museale del lazio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和意大利旅游部提供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罗马万神殿,2015,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佛罗伦萨米兰主教座堂,2015,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2016,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
sugimoto讨论他的照片《地中海,卡西斯,1993》细节
图片版权归设计邦所有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最后的晚餐》,1999-2012,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
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月下白梅》,2014,明胶银版法印像
图片版权归hiroshi sugimoto所有 | 由小田原文化财团提供
japan society文化中心内图片
摄影:richard goodbody | 版权归japan society所有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两个金属艺术装置之一
图片版权归设计邦所有
文章标题:杉本博司在 japan society 文化中心开设展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famous/25204/news-7145.html
本文类别: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