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073 |
---|---|
所 在 地 | 天津 |
院校特性 | 31所独立 |
院校隶属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学院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数字媒体艺术 公共艺术 摄影 艺术设计学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工艺美术 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学 书法学 雕塑 绘画 中国画 |
网站地址 | http://www.tjarts.edu.cn |
咨询电话 | 022-26241719 |
院校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4号 |
2019 年12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实验艺术学院党总支的引导下,移动媒体艺术系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建+实验教学平台”创建,联合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实验中心党支部共同启动“天津美术学院沉浸式影像 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天津美术学院“沉浸式影像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沉浸式”为艺术表现形式,依托“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北凉时期敦煌艺术沉浸式影像展”、结合原创全息空间投影、建筑mapping等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形成教学素材和应用案例。学生登陆平台通过注册账户下载安装,即可通过素材演示进行案例模拟操作。
该平台联合国内顶尖数字媒体研发品牌“澜景科技”共同打造,以旗下hecoos软件系统为运行载体,囊括领先国际水准的软、硬件交互参数,和显示输出设备型号数据库,并拥有精准仿真模拟运算能力。实验素材源自以天津美术学院专业教学成果和实践项目,以教学单元的模块化方式还原真实案例的创作过程,实现对于沉浸式影像的多媒介呈现方案的训练。
平台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通过训练和实验,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从创意产生到多元呈现的完整过程。在专业教学培养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的安排学习计划,同时也可以对接社会项目,实现课程效果的社会化推进和行业深入。
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基于教学与交流形成专业领域的教学数据库,优化形成更优质便捷的交流模式,承载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多维传播的功能,成为前沿产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支部共建 创新发展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进“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认定工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The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在教育领域越发彰显其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教师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从国家到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在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展开一系列重要举措。
2019年1月由移动媒体艺术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蒋旎老师担任负责人的“沉浸式影像融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建设期为两年。为了切实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科研产出与社会孵化,根据课题框架拟定了线上线下联合实验教学方案,得到了“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实验中心”的大力支持,在党支部书记张海江老师的推动下,最终以支部共建的形式进行教学资源统筹,以提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能力为目的,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建设我校一流学科而助力。
建成后的平台不仅拥有线上仿真实验系统,同时在校级实验中心设立教学空间进行实体互动,同时连结校内各专业实验需求,形成深度辐射。
着眼未来式感官体验 扎实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高速发展,以全息影像为代表的沉浸式影像作品和表现形式的行业应用越发深入,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和流行。由于其具备的各种技术特征,新媒体作品要实现沉浸式观感,更多以来硬件设备的调试和软件的配合,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而言,既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也避免投入过多“人力物力”,造成“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设立此项实验的最大价值在于:在虚拟的实验室中构建“沉浸式影像”的各项测试步骤,实现“影像融合”作品效果的仿真练习。
实验平台将以本专业在研的国家级课题为案例,从创意到分阶段步骤、再到作品实际操作层面,尤其立足多维空间应用中在虚拟实验室中的动态合成为目的的交互结果训练操作。
将“沉浸式影像融合”教学实验置入高校实验教学内容,不仅能突破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更能有效地营造驾驭科技发展的教学环境,顺应艺术与科技相融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话语权,加速向行业转型和应用的效率, 真正使创作者更准确地实现艺术思想和内容的表达。让学生们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平台学习并掌握运用科技呈现艺术创意的能力,更顺利地达成国际同等创作水平,为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注入核心竞争力
供稿:移动媒体艺术系
文章标题:天津美术学院沉浸式影像融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正式启用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8/news-5336.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