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586 |
---|---|
所 在 地 | 广东 |
院校特性 | 31所独立 |
院校隶属 | 广东省教育厅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学院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动画 美术学 绘画 雕塑 摄影 书法学 中国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实验艺术 艺术教育 工业设计 建筑学 风景园林 |
网站地址 | http://www.gzarts.edu.cn |
咨询电话 | 020-84017740 |
院校地址 | 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12月19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的“‘向红色致敬’:广东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案例汇报及研讨会”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办。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穆林,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革命文物处副处长冯桂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革命文物处处长张扬,广东省考古所所长曹劲,广东省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等十余所省市级文博机构的负责人、专家,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艺术与人文学院的师生们共同参会。穆林和冯桂菊致辞,艺术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易玲主持。
穆林指出,此次研讨会旨在探索革命红色资源与高校专业课程结合的新路径,总结两年来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积极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教学与实践的经验得失。10月30日我校已召开了革命文物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程研讨会,搭建了很好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探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的思政建设,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主阵地之一,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希望大家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好红色资源,做红色资源的保护者、传承者、发展者和创新者,挖掘广东文艺资源“富矿”,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广东特色的新时代经典。
冯桂菊提到,省文旅厅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好“全国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论坛”精神,深刻把握革命文物工作的使命任务,深化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着力推进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广东红色资源与高校课堂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将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传递到高校校园里。
本次研讨会共设两场论坛和一场圆桌会议,论坛上半场由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系主任吴杨波与广东省考古所所长曹劲主持,论坛下半场由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李红博士与曹劲主持,圆桌会议由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付文军博士主持。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助理王芳、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副馆长罗兴连、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钊、广东省考古所所长曹劲、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谢莹、农讲所纪念馆馆员谈蕴哲、广州艺博院代表邹杰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曾思平点评。
14位来自不同高校、不同艺术专业领域的老师们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他们在红色主题历史画创作教学、红色文创开发与实践、红色革命馆建筑空间设计、文化研学策划、博物馆观众调查、博物馆剧场表演、音乐创作等专业课程中与革命场馆、红色文化主题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成果,就如何运用好革命红色资源,如何更好服务于文博机构,活化文物资源,创新文物表达,让馆藏的红色文物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思政理论创新与思政社会实践双向沟通平台,打开了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与高校协同育人的新思路、新路径。
(信息来源:艺术与人文学院)
文章标题:广州美术学院举办“‘向红色致敬’:广东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案例汇报及研讨会”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7/news-8877.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