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九大美院
访问量:1677w+
国标代码10003
所 在 地北京
院校特性教育部直属
院校隶属教育部
学历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大学
院校类型艺术
开设专业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网站地址http://www.tsinghua.edu.cn
咨询电话010-62770334
院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其他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2021-05-21 14:30 1215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清华美院雕塑系副主任陈辉教授

1989-1998年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士、硕士学位

2004-2005年国家公派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

2018年获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雕塑》副主编。

作品赏析

山水系列-山水连绵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关系更多的体现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老子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孔子的‘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庄子"山林欤!皋址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到魏晋玄学中‘性本爱丘山’,再融入佛教见山见水’。”

山水系列-山高水长

“山水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象征,体现了中国文人喜爱自然寄托内心的写照。我近期实践作品以‘山、水、石、云’为参照对象。力图以传统山水物象的不同呈现方式,体现当代文化情境下人的思考和内心的写照。”

山水系列-凝固的风景

“雕塑自有它的独特性,不能像绘画一样尽情表达,而只有取其意、概括其形,意象的表达。水、石、云皆为自然景物,随时间的变化,其形态变化万千,需要在时间、空间的轨迹上去观察和提取其造型的特质,其中充满了复杂性。正是因为这种形态的不确定性,使得在运用空间、材料和造型的手段方法进行表现时,充满了多种可能性。”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山水系列-升腾

“这也正是山水题材吸引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山、水、石、云’系列作品以曲线和直线,面和块形组合,形成动静呼应、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意象。强调不同形态之间的对立融合,寻求传统意象和现代精神的贯通。试图以人对自然事物的关照为媒介,进入到人与自然世界的精神联系和关怀中。”

云系列-欲望都市

陈辉的抽象性雕塑中,虽呈现出数理几何的理性和非叙事性,但也流露出作品中蕴含的主观情感及东方文化的意蕴。这使得他的抽象性雕塑并不排斥或掩饰艺术的文化根性,而是把自身的文化经验和情感体验融入到艺术语言形态的探索之中。

云系列-凝固在山顶的一片云

把自然形态的某些富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存在特征加以提炼,形成空间与形体的审美性呈现,在刚柔、曲直、线面及质地的对比中,形成某种象征性的寓意和对话,把寓意性与观赏性加以艺术的结合和表现。

云系列-梦

作品《梦》通过在对于材质属性和寻常心理经验的挑战而展现实物的聚合与变动,凝聚与消散;在此富有哲理的寓意和集约性的造型语言中,以一种近似而协调的雕塑语汇和空间节奏,去表述具有普遍性的自然内涵与法则。

石系列-韵

《韵》是把自然形态的某些富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存在特征加以提炼,形成空间与形体的审美性呈现,在刚柔、曲直、线面及质地的对比中,形成某种象征性的寓意和对话,把寓意性与观赏性加以艺术的结合和表现。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石系列-石NO.3

在《石》的创作中,他把富有中国传统文人意趣及审美意味的太湖石的质感及空间形态加以解构和再塑,在雕塑的空间和肌理的变异与对比的矛盾性之中去演绎现代人的审美意志及创造性诉求,从而形成富有象征意味的现代雕塑,其中把物态的自然属性和人的思维及技术属性加以同构,形成视觉和心理的抗衡与重构,并合理融入现代建筑环境的美学氛围。

石系列-风

陈辉对于雕塑自身的形式及其语言结构的敏感性和探索性,表现出一个雕塑家的专业修养和审美取向的特性。如在20世纪初期及上半叶的抽象主义及构成主义的雕塑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艺术自觉与自律性理论的激荡,显现出艺术摆脱宗教崇拜后的自在意识。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石系列-屹立

另一方面,显现出人类生产力、科技形态以及高度个性张扬的社会文化语境,使得雕塑艺术在表现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与情感世界的维度、形式和媒介形态,发生了重大的扩展和创造性。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花博塔-节节高

他创作的滨水景观雕塑《节节高》,采用金属线材的空间构成方法,把雕塑呈现的强烈的几何化韵律和自然植物生发的有机性以及现代雕塑艺术的形式感相融合,并与主题性展示空间的内涵和环境相融会,展现出人、环境、空间与艺术的内在关系,显现出整体性的设计与艺术美学的诉求。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水帘墙

为环境而创作或主动融入环境的雕塑艺术,必然在其意象、主题、形态、尺度、风格、材质以及与有关环境元素的关联性方面,须有其多维度的思考与创造,从而使雕塑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或作为其精神性的某些象征与昭示。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陈辉作品赏析(图)

水中花

他创作的《水中花》由于考虑作品与所在场所的属性及其主要介入者之间的适应性和对话性,因而也注重其雕塑的公共文化寓意和展示方式,使作品成为场所精神的代言者或激发者。

(文:艺术家自述、《生命的张力 多维的意象——陈辉环境雕塑艺术的感知》翁剑青图:北京德泽燚燚艺术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