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655 |
---|---|
所 在 地 | 重庆 |
院校特性 | 31所独立 |
院校隶属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学历层次 | 本科,高职(大专) |
办学类型 | 学院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风景园林 建筑学 艺术教育 工业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艺美术 实验艺术 摄影 影视摄影与制作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动画 雕塑 绘画 中国画 书法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史论 美术学 |
网站地址 | http://www.scfai.edu.cn |
咨询电话 | 023-65921056 |
院校地址 | 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56号 |
2020年12月18日上午,2020百校百村百艺: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在北碚“柳荫艺库”开幕。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黄政,北碚区委书记周旭,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北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绪容,北碚区副区长赵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魏东等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参与本次展览与论坛的嘉宾包括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院校和机构的学者和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主持了开幕式。
唐青阳在致辞中指出,四川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秉持植根乡土、关注现实的办学传统,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践行习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殷嘱托,引导师生把创作与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四川美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艺术创新的实验室建设在乡村、社区、商圈等。在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方面,坚持顶天立地发展战略,顶天——强调创作对时代的引领作用。立地——充分发挥艺术对社会的滋养作用,发挥艺术对乡村美育、社区美育的浸润作用。
江绪容在致辞中指出,北碚是20世纪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之地、典范之城。近年来,北碚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翻开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四川美术学院作为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历史悠久、声名远播,一直以来崇尚艺术与生活的统一、艺术与乡村的融合。四川美术学院联合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等艺术学院,深入推进“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让艺术走进田间地头,用艺术扮靓村庄田野、启发群众审美、赋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乡村美育的“柳荫样板”。
开幕式上,庞茂琨为柳荫艺术粮仓——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社会创新实验室授牌。江绪容为“北碚区柳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授牌。赵祺为“北碚区柳荫镇乡村电影院”启用授牌。北碚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杨平、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为“北碚区青少年儿童美育基地”授牌。魏东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艺术创作基地”授牌。授牌仪式开启了柳荫艺库作为中国乡村美育博物馆群建设的序章。
开幕式上,著名理论家黄宗贤教授主持了《中国艺术乡建》(第一辑)的新书发布。黄宗贤指出:艺术乡村建设、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在黄政书记的倡导及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川美人践行国家乡村振兴、加强社会美育战略精神最重要的行动实践,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中国艺术乡建》的出版发行,是这一行动计划获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他指出,该书的出版发行,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三个占位意识:一是艺术实践占位。是近年来川美参与推动艺术乡建、乡村美育实践的结晶,凸显了川美人的担当精神。二是艺术理论占位。率先以“以书代刊”方式,凸显了川美人在艺术乡建、参与式艺术方面的理论建构意识和回应现实的理论勇气。三是学科占位。艺术乡建的行动实践与理论建构,无疑为川美的学科建设注入了紧扣时代脉搏与社会需求的新的内涵与活力。他讲到:艺术乡建的理论阵地已经搭建好,希望她成为传播艺术乡建声音、川美声音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最后,黄政宣布“2020百校百村百艺: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开幕。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以高校青年艺术师生为主体,以艺术专业写生实践教学为抓手,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四川美术学院发起并举办了“百年百校百村: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与论坛。展览以文献、作品与在地的方式,分别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中国20世纪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北碚(柳荫)同步举行,116所高校参与了本次活动,覆盖了123个中国乡村,是一次覆盖广泛、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学术探索与社会创新活动。
2020年“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的主题是“百校百村百艺”,强调艺术与乡村的交汇,每个乡村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与现实需求,每个学校与每个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与做法,二者互动相参,为时代贡献了不同的方法、路径与形态,故名为“百校百村百艺”。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让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疫情改变了社会、也改变了艺术,也赋予了“2020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与论坛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次行动计划,主展场设置在北碚柳荫,分布在粮仓与院落,分布在田间与地头;分展场艺术活动则分别在上里、林州、婺源、南川等处举办。主展场展演活动包括六大单元:第一单元,他山之玉——艺术助力乡村国际案例展,展出中国、亚洲、欧美60余个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案例,为新格局下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与借鉴。第二单元,在地生长——在地创作现场展。围绕柳荫粮仓、钢厂、麻柳河、王家湾、东升村等,呈现了丰富的在地性创作作品。第三单元,多方参与——乡村美育研学展。重点展出了城乡统筹-馆校联动——北碚区中小幼20所学校的乡村美育成果,展出了全国30余所院校或机构艺术写生与乡村研学作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或作品。第四单元,教学的实验——在地教学文献展。重点展出了四川美术学院以乡村为场域,开展的视觉设计、空间重塑、艺术创作、影像艺术、在地工坊等成果。第五单元:传承赓续——柳荫粮仓常设展。设置了百年乡村建设与乡村美育厅、柳荫农耕文化遗产粮仓历史文化、水渠历史文化专题展。第六单元,院坝艺术节——柳荫乡村文艺汇演。在乡村的汇演,为乡村的汇演,与乡村的汇演,打造了柳荫新的文化节庆。
本次学术论坛聚焦艺术乡村与乡村美育主题,遵循“在地性、国际性、青年性、对话性”四大原则,围绕“空间重塑:乡村建筑改造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正在衍生:中国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与反思”“乡村美育:资源、方法与路径”“跨际对话:多方会谈与案例分享”“柔韧的变革:文化遗产与乡村美育的互动与探索”五大主题,在柳荫镇全域设立五个会场,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展开学术对话与讨论。
“百校百村百艺:2020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览与论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北碚区柳荫镇人民政府、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北碚区教育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得到了花儿艺术旅行等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助力城乡生活更美好!
(图:杨金良)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5/news-6758.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