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

九大美院
访问量:1677w+
国标代码10655
所 在 地重庆
院校特性31所独立
院校隶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大专)
办学类型学院
院校类型艺术
开设专业风景园林 建筑学 艺术教育 工业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工艺美术 实验艺术 摄影 影视摄影与制作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动画 雕塑 绘画 中国画 书法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史论 美术学
网站地址http://www.scfai.edu.cn
咨询电话023-65921056
院校地址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56号

其他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2019中期展开幕

2019-11-29 19:00 15900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当青年艺术家们驻留展览走出校园,走向街头、走向民众,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11月28日下午6点,由四川美术学院和势焰文化联合主办的“城西野处”——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2019中期展在重庆市鹅岭T2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政、校长庞茂琨、副校长焦兴涛,T²国际当代艺术中心美术馆馆长黄诗俨、驻留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师沙鑫,以及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领导和老师、驻留艺术家、媒体、热情观众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2月8日。

聚焦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设立“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是一项面向全球的全公益的针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计划,旨在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适宜于我国的艺术英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青年艺术家“扶一把,送一程”的目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艺术精英人才。

校长庞茂琨表示,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以学院名义发起的驻留计划,自2013年起进行首次招募,迄今为止,已举办7届,资助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川美、央美、国美、天美、湖美、西美、鲁美、广美等近30所国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217人(次),其中不乏眼下国内最为活跃的一批青年艺术家。如今的驻留计划已经成为了海内外青年艺术家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2019中期展走出校园,为重庆文化生态增加艺术质感

副校长焦兴涛指出,本次驻留中期展览走出校园,走出虎溪公社,来到重庆最具代表性的网红点,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在重庆二厂文创区内的T2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举办驻留展览,艺术家走向街头、走向人潮,将作品置入鲜活的社会现场,对艺术家来讲,是一次了解社会和艺术之间关系的好机会;同时,展览在此举办,希望能促进艺术创新与大众审美的双向交流与发展。发挥展览应有的影响,与贰厂的文旅文化的发展交相辉映。川美一直坚持做驻留计划,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不但对青年艺术家起到帮扶的作用,也将会对重庆的文化生态产生持久的影响。

策展人沙鑫表示,本次展览标题“城西野处”中“城西”强调了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区域位置,它位于重庆主城以西,抗战期间一般将这片区域称之为重庆西郊。当时随全国大学西迁而来的许多艺术家、文学家、教授都生活、工作于此,“城西”因此成为了战时中国延续文化、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空间。其次,对他们来说,“城西”同时也是作为特殊时期里空间位移后的“野处”存在的。“野处”原指栖息野外,所谓“太古之时,穴居野处”。对柏拉图而言,“穴居野处”包含了对现象、本质、经验和理念的探讨。他认为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包含了一种转向,这种转向不单单指身体所处的空间,而是更侧重于讨论理念。正因如此,它映射了当下处在学院与社会之间的青年艺术家的现实状况,他们正从学院的“洞穴”走出,通向社会的“野处”。

他认为艺术家是一种洞穴生物,驻留计划和工作室实际上作为一个洞穴的隐喻,内在地包含了艺术家所从事的一切想象活动。当然,艺术家也是社会生物,他需要走出洞穴,在生活中呈现想象,检验想象,并且进一步去更新想象。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对现实有理解有认识有感受才能进一步刺激艺术的情思、情境、情怀。

一批优秀青年艺术家因艺术梦想聚集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珠宝专业的本届驻留艺术家代表訾梦楠在开幕式中发言。她表示:驻留计划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因为艺术梦想而聚集,互相通过批判性的、反思性的思维进行艺术上的沟通,碰撞出灵感和启迪。她对于四川美术学院提供的驻留表示感谢,驻留期间也是个人独处、自我反思的时间。驻留计划也会对每位艺术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体验和启发。

本次展览是对本届33位驻留艺术家入驻以来创作情况的检阅,更是对他们的学术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呈现了自9月入驻的艺术创作状况与思想轨迹,他们通过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互动装置、媒体影像等丰富多元的媒介类型来探讨各自视域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包括了对个体生命、家庭记忆、城市变迁的探讨,也有对当下产业智能与经济景观的反思,及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语境与文化展示的逻辑分析等等,从中足以瞥见驻留艺术家们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敏锐的现实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