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

九大美院
访问量:1677w+
国标代码10047
所 在 地北京
院校特性教育部直属
院校隶属教育部
学历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学院
院校类型艺术
开设专业动画 美术学 绘画 雕塑 摄影 书法学 中国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实验艺术 建筑学
网站地址http://www.cafa.edu.cn
咨询电话010-64771056
院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其他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徐悲鸿全集》首发

2021-05-24 10:35 7329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精心组织策划、整理编撰的《徐悲鸿全集》于日前出版。2021年5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举办的出版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徐悲鸿全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担纲总主编。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总编辑陈章乐,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师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等《徐悲鸿全集》各卷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美术界、出版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徐悲鸿全集》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是第一部有关徐悲鸿艺术的全集,入编作品以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等公立机构所藏作品为主体,并甄选部分私人收藏作品编纂而成。全集由六卷组成,第一卷为油画,第二卷为素描,第三卷为中国画——人物·山水,第四卷为中国画——动物·花卉,第五卷为书法,第六卷为著述。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是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和收藏家。早年,他在艺术创作上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改革理念。留学欧洲的经历,促使徐悲鸿进一步主张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来改造中国传统绘画,走出了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道路。他的美术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其极高的艺术造诣,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他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发现并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为新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主持发布会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主持出版发布会。他表示,徐悲鸿的名字与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紧密相连,也与中央美术学院紧密相连。回望这所百年美术学府的发展历程,中央美术学院始终传承老院长徐悲鸿先生倡导构建的“整理、批判、承继我国祖先遗产,以及吸收世界遗产,以创造出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新中国美术”这样一种美术教育体系。《徐悲鸿全集》的出版,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徐悲鸿所处的那个对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时代,这对于我们在迎接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回信精神,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发挥引领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致辞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讲话中谈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界的发展情况,他强调,出版的社会功能是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推动创新,这是世界出版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担纲的《徐悲鸿全集》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出版意义。他充分肯定《徐悲鸿全集》的学术品质和出版水准。他谈到,全集的出版为徐悲鸿艺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呈现了徐悲鸿艺术生命的全貌,这是让更多青年艺术人才站在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肩上进行艺术创新的底气。希望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起来,用好数字化技术,更加深入挖掘徐悲鸿艺术的方方面面,做好徐悲鸿先生这样一本感召今人、激励来者的大书。 

《徐悲鸿全集》总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徐悲鸿全集》的出版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件大事。徐悲鸿先生在美术创造和美术教育事业上付出巨大心力,作出伟大成就,是美术界几代人的先贤与楷模。范迪安指出,《徐悲鸿全集》在策划与编辑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集立足于“全”,结构上首次采用六卷合集的体例,从绘画、书法、理论研究等方面汇集作品与学术成果,力求全面反映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与学术贡献。二是全集立足于“精”,体现在作品选择以真为要,编辑设计及出版过程始终把握精品意识。三是全集立足于“研”,编入徐悲鸿研究的最新成果,每位分卷主编撰写的导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将徐悲鸿在不同领域的贡献纳入到20世纪中国美术的文化全局中进行认识与研究。 

范迪安表示,《徐悲鸿全集》的出版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进一步认识徐悲鸿在20世纪中国美术历程中的奠基和开拓意义,他坚定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实践,他学习西方立足中国的艺术探索与创造,尤其是他为美术教育事业付出的毕生精力,都使今天的美术事业发展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有源可依;二是进一步认识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文化报负的重要价值,他是一位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向往光明和进步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三是对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弘扬传统、立足时代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介绍《徐悲鸿全集》出版情况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介绍了《徐悲鸿全集》的出版情况,他特别指出,由于徐悲鸿存世作品中掺杂不少赝品,因此在全集出版过程中,鉴别真伪殊为关键。在前期精选徐悲鸿作品的基础上,经总主编及各分卷主编遴选、编辑,由徐庆平先生对作品逐一审鉴。他表示,全集的出版是徐悲鸿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出版界的盛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中国青年出版社还将利用国际平台,翻译出版该书的英文数字版,促进国际读者对徐悲鸿艺术的研究。《徐悲鸿全集》且全且新,且精且美,且真且纯,是徐悲鸿人生智慧和生平作品的高度精炼和呈现,将为我们亲临大师、传承文脉、弘扬经典、复兴中华文化以及架起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作出应有的贡献。 

《徐悲鸿全集》总主编、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致辞 

“我从小就和他的作品生活在一起。1954年成立徐悲鸿纪念馆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的假日和休息日,都是给纪念馆看展厅。”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讲述了父亲徐悲鸿的生活细节和艺术创作中的生动故事。徐庆平表示,每一卷的主编在材料搜集与研究方面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全集容纳的材料十分丰富,涵盖范围广泛,其中补充收录了徐悲鸿收集的碑帖、徐悲鸿的诗文与信札,并集中呈现了徐悲鸿的书法作品。徐庆平感言,徐悲鸿在去世60多年后,能得到大家如此喜爱,并将他的作品予以细致整理与推广,这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和爱护。 

《徐悲鸿全集》出版发布仪式

《徐悲鸿全集》捐赠仪式 

与会嘉宾在中央美术学院文化广场徐悲鸿雕像前合影 

研讨会现场 

发布会后举行了《徐悲鸿全集》出版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主持。 

 

丨《徐悲鸿全集》总论 

回望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与历史沧桑,徐悲鸿先生不愧为伫立于中国文化群峰的一座美术高峰。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代宗师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徐悲鸿先生始终怀抱坚定的理想和志向,无畏人生的险阻和境遇的波澜,以敢为人先的勇魄和百折不挠的恒心穿行于美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交流与社会活动多个领域,为中国美术的历史进步书写出崭新的篇章,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精神作出毕生的贡献。

徐悲鸿先生早年接受古代书画的蒙养,精研名家古迹,勤奋积学。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立志中国艺术的改革与复兴,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中寻求新的艺术之路。他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集结文化、政治、社会等各界力量,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立言和发声,成为时代洪流中致力于新文化传布的先锋者和擎旗手。无论是开拓美术教育,还是从事艺术探索,无论是在海内外举办展览,还是奔赴各地讲学谈艺,他都竭尽全力为中国美术振臂张目,同时投献出全部的个人力量,对中国古代书画以及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收藏和保护。他的艺术人生超越了历史的局限,绽放出个体生命对文化经典的追求与时代文化的创新,体现出传承传统文脉、振兴中华艺术的民族文化托命。可以说,他的艺术理念和文化理想既是文化变革大潮中的清醒追求,也是20世纪中国艺坛渴盼时代变革的共同追求。

在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徐悲鸿先生是创设融兼之法和广纳育贤之士的领军者。自青年时代矢志于美术,1918年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徐悲鸿先生始终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和艺术才华倾注在美术教育事业上,视美术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改造旧文化之要本,有选择地借鉴西方近现代美术教育优长,建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培养新型美术人才。他深研美术的国学,又积极引进美术的西学,弘扬“科学”与“写真”的理性精神,提出“致广大,尽精微”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素描作为造型基础的价值,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美术教育方法与教学范本,培养了一大批功力深厚、富有创见的艺术家。他广招天下贤士,崇纳席上之珍,团结了一大批身份、学派、观念各异的优秀艺术家,为迎接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在20世纪中西艺术交流的进程中,徐悲鸿先生更是活用中西之长和复兴民族艺术的践行者。他远赴巴黎修习西方艺术,于古典历史油画中找到了中国美术现代进程中所需要的内涵精神,那就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现实的种种沉疴积弊,激发出他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而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投入文化启蒙的运动之中,以真切的情感表现民族危难和百姓疾苦,创作出《田横五百壮士》《徯我后》《愚公移山》《九方皋》等大型现实主义主题绘画,表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救彼苍生起”的爱国情怀。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他以大量作品寄志抒怀、讴歌正义,同时奔走各地,以艺术之力尽社会之责。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向上,徐悲鸿先生始终以“改良中国画”为历史认知与实践路径,重视中国画艺术的现实文化意义,对中国画的题材内容、形式语言、评判标准提出精辟论述,影响极为广泛。他清醒地辨识民族艺术遗产,着眼于中国画发展新的路向,在论述中国画变革中他说道“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在当时画坛已堪称振聋发聩,在中国美术的当代发展中也仍然颇有启益。他在中西融合上的实践体现出一代先贤在中西艺术交汇碰撞下的文化选择,他于写实造型与笔墨表现的统一中开山立派,无论油画、中国画还是书法,都体现出深厚的民族艺术传统、西方画学经验与现实主义观念三方面的相互交织,他的艺术思想在中国美术的发展中拥有隽永影响。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今天,我们在梳理和研究现代以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之时,除了要宏观地把握美术的文化属性和发展特征,还需要怀揣踵事增华的理念,通过对名师巨匠的深度研究,理解历史来路,思考新的课题。徐悲鸿先生综合全面、博大渊深的艺术学养,研思精微、丰富多元的实践成果和致命遂志、兼济天下的人生经历,堪称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一大缩影,时至今日仍然是一本值得不断研究、不断深化的巨典。出此缘由,此本《徐悲鸿全集》以前人未有的整合力度和广度汇集了大量尚未公之于众的作品及史料,旨在全面、深入地向美术界以及广大公众介绍与呈现徐悲鸿先生的艺术历程和创造成就,串联起一条从历史到当代的主线,推动吾辈学人在巨人之肩,以坚定文化的自信和艺术创新精神,为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丨《徐悲鸿全集》

 

《徐悲鸿全集》按作品种类和著述分为六卷,各卷均由国内研究徐悲鸿艺术的权威专家担纲主编工作:第一卷为油画,由尚辉、徐骥主编;第二卷为素描,由吴雪杉、徐骥主编;第三卷为中国画——人物•山水,由吴洪亮、邓锋主编;第四卷为中国画——动物•花卉,由于洋、邓锋主编;第五卷为书法,由邱才桢主编;第六卷为著述,由邵晓峰主编。 

 

宣传部 赵晶 孙文/文

宣传部 宋曼青 何逸凡李标/图

宣传部 宋曼青 实习生 杨嘉怡/编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