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甫

认证艺术家

关于姚俊甫

博士 书法家 国画家 学者
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
陕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禅意书画研究院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
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硕士 学士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访问学者
陕西省文联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多所着名高校客座教授 ...

艺术领域

和光同尘|论姚俊甫书法清静喜乐无我之本自俱足

评论观点 张波 2025-01-12 1136
姚俊甫
认证艺术家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在不同的书家笔下展现出各异的风貌与独特的韵味。而姚俊甫先生的书法,更是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诠释着“清静喜乐无我之本自俱足”的深刻境界,宛如一道澄澈的光,融入尘世,却又散发着别样的熠熠光辉。

和光同尘,本是道家的一种处世哲学,意在告诫人们要与光合二为一,不彰显自己的锋芒,顺应自然,与世无争却又能在世间自在存在。当我们将这一理念引入对姚俊甫书法的审视中时,会发现其书法作品恰如这般,在笔墨纵横间,有着一种平和地与世间万象相融的气质。

姚俊甫书法之“清静”,体现在其笔法的纯净与意境的清幽上。观其作品,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那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仿佛是一泓清泉在静谧的山谷间流淌,不疾不徐,没有丝毫的喧嚣与浮躁。笔画之间的留白,更像是给观者留下了一片片宁静的精神空间,让人在凝视之时,内心的嘈杂能渐渐平息,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纷纷扰扰,进入到了一个只属于笔墨营造的清静世界里。他的书法线条,或刚劲挺拔如苍松之屹立,却又不失柔和;或婉转流畅似溪流之蜿蜒,却又有着内在的筋骨,一切都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能让人心神安宁的清静氛围。

而“喜乐”之感,则蕴含在书法整体所传达出的韵味之中。书法虽是无声的艺术,但却有着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能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姚俊甫的书法,字里行间似乎都洋溢着一种对书写、对艺术纯粹的热爱与喜悦。每一个字,就像是一个跳跃的音符,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曲欢快的乐章。那灵动的笔触,有时如孩童嬉戏时的天真烂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时又似智者微笑时的淡然从容,饱含着对生活、对艺术深刻体悟后的满足与喜乐。欣赏其书法,仿若能看到书家在创作时那沉浸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而这种喜乐也透过笔墨传递给了每一个欣赏作品的人,让大家也不禁嘴角上扬,心生愉悦之情。

说到“无我”,这是姚俊甫书法中极为高深且独特的境界体现。在他的书法创作里,看不到刻意地去彰显自我风格的矫揉造作,也没有为了迎合世俗审美而进行的刻意雕琢。他将自己完全地融入到了书法艺术的长河之中,汲取着古人的智慧,借鉴着传统书法的精髓,同时又以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去滋养笔墨。每一幅作品,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淌与精神寄托,书家的“我”隐去了,留下的是书法艺术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他的书法不是为了炫耀技巧,也不是为了博得虚名,而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呈现,是在与书法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过程中的忘我境界,让作品超脱了个体的局限,具备了更广泛且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本自俱足”则是对姚俊甫书法从根源上所具备的深厚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一种概括。书法,本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里的瑰宝,它蕴含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以及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姚俊甫先生深耕书法领域,对传统书法有着扎实的研习和深刻的理解,从笔法、字法到章法,他都有着深厚的功底。这份功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使得他的书法在艺术表现上具备了丰富性和完整性。他无需借助外在的华丽装饰或是刻意营造的噱头,仅凭书法本身所展现出的气质、韵味以及所传达出的精神境界,便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作品的价值所在。其书法就像一颗有着无尽能量的种子,内在本就俱足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力量,在艺术的土壤里,绽放出独属于它的光彩,并且能持续滋养着每一个与之相遇的观者的心灵。

姚俊甫的书法,以“和光同尘”的姿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用笔墨书写着“清静喜乐无我之本自俱足”的艺术篇章。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去思索人生的境界,去探寻内心深处的那片宁静与本真,去感悟艺术与生活相融相契的美好。它宛如一盏明灯,在尘世的喧嚣中,照亮我们通往精神家园的道路,让我们能在这充满烟火气的世界里,也能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艺术净土,感受书法艺术所带来的无尽魅力与深刻启迪。

统言之,姚俊甫书法所展现出的这种独特境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也让我们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这一伟大的财富,期待其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传承、发展,散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与这世间的光、这世间的尘,和谐共生,绵绵不绝。

( 文 : 张波 策展人  美术网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