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陵美术馆
3月5日,“生命的华章——蒲国昌巨幅新作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展,这是金陵美术馆继2019年举办蒲国昌个展后,时隔一年再次为他举办新作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蒲国昌先生以84岁高龄搏击人类极限,创作出的十二幅巨幅中国画作品,充满艺术震撼力。这批宣誓了生命张力的鸿篇巨制一经展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艺术之感人是用生命来普写,而更好的艺术就是普写生命!”“84岁高龄,仍然在艺术创造道路上不断追求。这精神是给后辈的最大财富!”“从未在南京见过如此别出心裁、震撼人心的水墨作品展!” 金陵美术馆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近百条观众留言,蒲国昌先生用激情、真情、热情创作出的水墨作品,以现代视角融入现代理念,通过新技法、新表现方式,表现了对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为南京的艺术生态带来了一股崭新的气息。
|蒲国昌先生在展厅现场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尤荣喜,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陪同下观看展览
本次展览,蒲国昌先生将八尺整张水墨作品《鸡鸣早看天 犬吠夜归人》无偿捐赠给金陵美术馆收藏。研讨会前,刘春杰院长接受了捐赠,尤荣喜书记为蒲老颁发了收藏证书。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接受蒲国昌先生捐赠作品现场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尤荣喜为蒲国昌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3月26日下午,金陵美术馆举办“生命的华章——蒲国昌新作展”学术研讨会。84岁高龄的蒲国昌先生及夫人专程从贵州远赴南京,与喜爱他的朋友畅谈人生,分享艺术和心路历程。
| 研讨会现场
|蒲国昌先生及其夫人在研讨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王华祥,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波,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亚雷,常州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蒋和鸣,着名艺术家赵治平等出席。
众多艺术家、文艺评论家、美术理论家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观点鲜明,与会嘉宾对蒲国昌先生艺术创作的成就、作品的风格面貌做出了深度的分析,使观众就蒲国昌先生的为人、为师、为艺有了全面立体的认识。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尤荣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王华祥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安源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丁亚雷
|常州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蒋和鸣
|原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着名艺术家赵治平
|德国汉学家、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德中同行”项目总监米歇尔·康·阿克曼
众多知名艺术家、文艺评论家、美术理论家在研讨会现场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刘春杰主持
研讨会由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主持。他说,我个人非常喜欢贵州的自然景观、气候、喜欢茅台,也喜欢蒲老的艺术。非常荣幸蒲老慷慨赠送巨幅作品给金陵美术馆。他画的这件杰作与花坛流行的瘟鸡、肉鸡、木鸡相比,就是一只新时代昂扬的时尚的战斗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陈独秀、李大钊要走苏联社会主义之路,胡适坚持要走美国之路,还有许多青年要走无政府主义之道。中国人可以借鉴,但应该走自己的路。国家之路、艺术家之路皆因如此。蒲老用作品诠释生命力的强大,也为当代艺术寻出了一条幽径,中国当代艺术可以不爆力、不色情、不政治。我喜欢蒲老的艺术,喜欢王华祥教授的艺术,他们都有着朴素与真诚。有人在微信讨论:说金陵美术馆拒绝传统,有说刘春杰主推当代,都不对。我们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革新派,更不是激进派。今天金陵美术馆的1、2、3、4、5、6号展厅,可谓百花齐放。吴毅、蒲国昌、张功悫、朱道平、馆藏当代版画精品展同时呈现。正如王华祥老师曾说:吴与蒲,是两座不同的高山。我们绝不能把美术馆办成国画馆、书法馆,尽可能呈现多元。时隔一年再为同一艺术家办展实属罕见,这是我们对艺术大家持续关注的结果,也是我们为时代做出的记录,更是敬意。今天,我很郑重地邀请,如果蒲老有兴趣,明年或后年,为蒲老再办一个书法展。蒲老的书法,虫纹鸟迹、天马行空、雪泥鸿爪、天书无极、大象无形。与井上有一这类艺术家同台,品味、格调、气势、张力当不输。相比之下,一般书家字与井上并置,如同小鲜肉站在英雄好汉边上,轻飘。做一任美术馆人,我想应该为未来的回忆留下几个可圈可点的展览,这是一件幸运而又幸福的事情。
尤荣喜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
我代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祝贺展览圆满成功。感谢蒲老对金陵美术馆的厚爱和信任,将新作展落户金陵美术馆,这是对我们的赞扬与肯定。蒲老的展览给南京的艺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风,蒲老捐赠给我们的鸡,是特别有战斗力的鸡。84岁的蒲老,虽然耄耋之年,却一直在探索,不走寻常路,值得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们学习。
王华祥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
蒲国昌先生是我的恩师,我十五岁就跟随蒲老学画,学习四年,让我获益终生。感谢金陵美术馆独具慧眼,发现了老师的新作并为他举办展览,邀请朋友专家共同探讨老师的艺术。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他的传统功夫厉害,又是现代主义者,较早就接触了西方现代艺术,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老师不善交际,甚至畏惧社交,但却从未停止对内心的耕耘,他的内心是极其开放的。老师是不战而胜的画家,他的作品水落而石出,真实而宝贵,让我十分震撼,我觉得他的艺术已经到了全新的阶段,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陈孝信 着名批评家
在艺术语言的创造方面,蒲老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生的“最大成绩”,即是“终于在水墨中和书法中,形成独立的自我系统,包括思维、模式、语言、语法、题材、符号、气质、构图、水墨技法、造型”。这里面有十个方面,在此不一一细究,只举几个最突出的印象。
一、将水墨图像与书法文字合二为一,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书入画”,也不是题款补画,而是字如画,画如字,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字、画互用,相得益彰,既活泼了画面,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可谓是别开生面。
二、人物造型,独具一格。既不完全是传统的意笔,也不完全是写实的塑型,而是中、西之法互用:突出局部、夸张变形;明暗处理,随心所欲(非理性);同时以结构性符号(如一个个圆圈)为辅助手法;时而还有些超现实的手法(如透视般的人物大脑,如在人脸上画些花花草草等)。使人物造型取得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效果。
三、大量的线结构:纵观个展上的作品,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线条:长线、短线;宽线、窄线;粗线、细线;直线、曲线;孤线、勾线;浓线、淡线;疏线(横空走马)、密线(麻团一般),灵活多变,不一而足。这些线,既有传统用线,更多的还是个性化了的“蒲氏线”(与民间艺术有关)。蒲老不愧为线构高手。线是结构的主要手段,线也是自由精神的象征。线由心生,画自线立——这也是蒲老艺术的一大特色。
顾丞峰 着名批评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蒲老给我一种老而弥坚、越发活力的状态。他的图像、图式在不断变化,一个人能保持不断学习并表达新的东西在这个领域里非常稀罕了。强烈的来自内心的动力驱使蒲老不断表达生命性、持久的、原始的东西,并且作品的表现注重某种趣味,幽默感。蒲老的作品给后学们带来更多示范性的意义。
米歇尔·康·阿克曼 德国汉学家、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德中同行”项目总监
今天在现场看到蒲老的作品非常惊讶。我认为对当代艺术的唯一回答是作品,而不是理论。蒲老的作品在注重表现的同时,又完全服从水墨的逻辑与内涵。
蒲国昌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着名艺术家
蒲国昌先生对金陵美术馆两度为其举办个展表示感谢,谈及自己的创作,他说当代艺术是需要有思想的,它不是唯美的,不是纯粹的取悦于眼睛的。它不是很具体的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它具有很大的模煳性,恰恰是这个模煳性,引导观众一看画就进入思考。当代艺术更强调观众的参与,作为画家来讲,要留空间给观众以参与最后意义的完成,画家根据他的生活经历,他的思想,他的秉性甚至他的愿望,来最后把模煳的地方,他用他自己的东西来填补,进而完成这幅作品。所以我创作的原则就只是一些提示,可能这种提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为他的生活经历不一样,他的思想不一样,秉性不一样,它会有不同的结论。
撰稿:任飞蓝
审核:张凡、张雪婷
责编(发布):周莎丽
文章标题:“生命的华章——蒲国昌新作展”研讨会在金陵美术馆举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artgallery/87/news-1043.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