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馆

关于湖北美术馆

  • 中国⋅湖北⋅武汉市
湖北美术馆是由政府投资管理,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满足公众文化艺术需求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2007年11月开馆,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兼顾历史、重在当代”为办馆理念,以展览、 [详细]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藏作品

2020-10-27 17:38 1211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副馆长 方志凌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概况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于1986年建馆,曾经是湖北地区美术展览的最高、最权威平台,举办过“徐悲鸿艺术大展”、“齐白石、张大千作品展”、“丹麦潮——丹麦现代设计艺术展”等备受海内外瞩目的重大展览项目;美术馆在2015年进行了整体的改造升级,改建后展馆面积约2600平方米,展线400米,有5个展览陈列厅、樱花讲堂、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贵宾接待室等;2017年以来,美术馆着力打造学术品牌,在“精品化、学术化、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下,主题展、双年展、学术个展多措并举,呈现出新的学术气象。作为湖北省美术院的内设机构,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在引领湖北主流美术创作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的主要窗口的基础上,发展为集展览、公共教育、学术研讨与交流、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美术专业公共交流平台。地点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68号。

作品欣赏

廖连贵 《瑶老庚》

中国画 130×197cm

1983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廖连贵一直坚守“不脱离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善于从平实的生活场景和乡土风情中开掘出美的内涵。《瑶老庚》就是以他在采风中结识的瑶族朋友为原型。艺术家用洋溢的热情和率直的笔墨,敏锐捕捉了赶着山货、面有喜色的瑶族老汉浑厚而坚实的形象,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荣获优秀奖。

冯今松《大别山雾莲的传说》

中国画 145×360cm

2006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大别山雾莲的传说》创作于2006年,是冯今松先生后期的代表力作。冯今松的花鸟画形成了既不同于传统意趣,也不求外形写实的“冯记水墨”风格,“不是令你接受客观自然形象的美,而是从古典提升到现代令人接受比自然形象更高的思想境界”。这幅如诗如梦、气势磅礴的巨作,以老区流传的红军故事为起因,以诗魂、画骨为底蕴,以至为简练而又至为雄浑的现代水墨形式,浪漫而雄壮而地表达了一种极深沉的英雄主义情怀。

刘文谌 《山妹》

中国画 79×73cm

2008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刘文谌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鄂西山区土家族为长期的创作生活基地,《山妹》描绘的就是红土地上朴实、可亲,具有力量感、充满泥土味的山民。艺术家创造性的使用粗糙的手工土纸作画,其作品充盈着质朴丰厚、浪漫又神秘的巴楚风魂。

董继宁 《松风动云涛》

中国画 185×150cm

2011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董继宁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诗意化的融入了他对于祖国万里山河的由衷热爱和精神关怀,艺术家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松风动云涛》就是以九寨沟风光为背景创作的。松林矗立、云涛翻滚,酣畅挥洒的笔墨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对蓬勃的自然生命的礼赞。

谢晓虹 《春风已渡之三》

中国画 180×210cm

2011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春风已渡》运用工兼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鄂西神农架大九湖山民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构图疏朗,造型朴拙,色调明丽,笔墨灵动,整幅作品清新朴实,趣味天成,表达了作者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和讴歌。

周韶华 《目极万里》

中国画 74×100cm

2011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引领中国画变革风气之先的名家,周韶华的笔墨间融贯有民族魂魄、宇宙观念和时代感触。“目极万里,心游天荒”,艺术家将天、地、人三者囊括在一纸之上,其作品充盈着激昂的时空观念。

魏扬 《朗朗中华》

中国画 136×68cm

2014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魏扬把“心象山水”作为山水画创作的主旨,并以继承楚文化神韵,追求当代人情思为作品主节律来定位自己。他的许多作品展现神州风采和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朗朗中华》用笔苍劲,用墨老到,用色沉稳,山水被表现为一种具有张力的气势与气魄,画面洋溢着一股热烈昂扬之气。

陈立言《冬之一》

中国画 136×34cm

2014年 湖北省美术院藏

陈立言以《秋忙》、《新仓》、《莽莽中原逐鹿时》等作品,名扬中国美术界,后潜心专研大写意花鸟画,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他的花鸟画简洁、凝重,大璞不琢,用简无可简却又饱满的开张布局,以粗犷、朴厚的笔法,强化大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尽可能地把写意花鸟画手法推向极致。《冬之一》即如此,画面疏密有致,留白恰到好处,松树与松鼠相映成趣,传达出其特有的内在情感力量。

鲁慕迅 《杲日融融》

中国画 69×138cm

创作年代不详 湖北省美术院藏

鲁慕迅致力于中国画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兼攻书法、诗词,具有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质。他的书画作品以纯真之情怀创传奇之境界,在一派天真、空灵中自有童趣盎然。《杲日融融》的标题就暗指了画面中饱含的生命意蕴,正如艺术家所言,“都是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