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

关于中国美术馆

  • 中国⋅北京⋅东城区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58年开始兴建,1963年由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文化标志性建筑。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 [详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吴为山等雕塑作品中的植树造林楷模形象

2021-03-12 22:22 606

2021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3个植树节。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了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不仅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提升了全球植被覆盖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他指出:“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许多通过植树造福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和劳动模范,焦裕禄同志和杨善洲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此,我们向读者推荐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雕塑《焦裕禄》和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迅创作的雕塑《杨善洲》。

焦裕禄吴为山雕塑

80×108×58cm 2016年

焦裕禄

1962年,焦裕禄同志带领河南省兰考全县人民,开始了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的种树治沙行动。自此,在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横空出世,造福至今。焦裕禄同志不但改善了兰考县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他的精神也极大鼓舞了兰考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如今的兰考已经实现绿色贯通城乡,生态成果共享。

优秀干部——杨善洲李迅雕塑

220×140×75cm2019年

杨善洲同志一生恪守“只要生命不结束,为人民服务就不停止”的人生信条。退休之后,他主动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毅然回到偏僻的云南省保山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奋斗22年,使5.6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后又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为改变家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巨大贡献。

供稿: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