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关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 中国⋅北京⋅海淀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早在1926年,清华就创办了“考古陈列室”,1948年成立文物馆,1952年文物馆被裁撤,部分藏品外拨。1999年中央 [详细]

终于遇见你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第200万名观众

2021-03-08 08:30 453

今天下午1点21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第200万名观众的到来,她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业本科一年级的韩国国际学生李垂燕。因疫情的原因,她去年11月刚刚入学清华,没想到第一次来艺博参观,就幸运地成为第200万名观众。

杜鹏飞常务副馆长为李垂燕赠送书法作品《向美而行》

李哲副馆长为李垂燕颁发纪念证书

下午1点,杜鹏飞常务副馆长和李哲副馆长早已在观众入口等候,当李垂燕走过安检门被确定为第200万名观众时,两位馆长亲切地上前迎接并合影,还为她赠送了本馆精心准备的幸运大礼:杜馆长书法作品《向美而行》、纪念证书和《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艺术作品展》共五本展览画册。

杜鹏飞、李哲两位馆长为李垂燕赠送展览画册及证书

杜鹏飞常务副馆长与李垂燕亲切交谈

杜鹏飞常务副馆长对李垂燕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我们最初的预期是在2020年的2、3月份迎来第200万名观众,但去年上半年因疫情闭馆,后来恢复开放后又有各种限制,导致差不多滞后了整整一年。春节以来观众比较踊跃,特别是昨天有两千多名观众,使得这一天又比新的预期提前了,真的要恭喜你,非常幸运!”

“我们开馆4年多,先后迎来第50万、100万、150万、200万观众,这是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很惊喜这第200万名幸运观众竟然是我们清华的学生,这么巧还是一位留学生。学校近些年一直倡导“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理念,艺术博物馆就是更人文的体现,国际学生教育当然是更国际的体现。第200万名观众迎来的是一位韩国国际学生,一方面说明我们清华的国际学生教育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博物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200万’遇到‘留学生’,这虽然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但是却有着必然的基础,所以特别有意义。”

杜鹏飞、李哲两位馆长迎接李垂燕到馆

李垂燕得知自己是第200万名幸运观众非常高兴

两位馆长为李垂燕赠送书法作品

今天,李垂燕是在同学于越的陪同和推荐下来到艺博参观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艺术,也爱逛博物馆。于越说他也很喜欢历史,“之前在上中文写作课时,经管学院的写作老师讲,艺博以前举办过一个有很多国之重器的‘与天久长’陕西文物特展,可惜那时候还在上高中,没有机会来。今天特别有缘来到艺博,主要想来看‘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李垂燕和于越两位同学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清华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清华艺博也将在9月10日迎来五周年馆庆。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李垂燕期待清华艺博能有更多更好的展览,来宣传清华大学的好与艺术的美。于越同学也表达了他对艺博的祝福:“中西荟萃,融会贯通,祝艺博越办越好,为广大师生和社会观众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展览。当人类有一天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方面无法取得共识和沟通的时候,艺术能够把人类的精神和理念传递,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文明的沟通者,传递者,保护者。”期待两位同学在清华大学里学有所成,也欢迎他们今后常来艺博参观展览,获得更多的智慧启迪与艺术感悟。

杜鹏飞常务副馆长书法作品《向美而行》

纪念证书

展览画册

清华艺博自2016年9月1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举办国内外高水平艺术展览68个,为海内外200万观众带来贯穿古今中外的艺术盛宴,不仅是百年清华园中一座璀璨的艺术殿堂,也成为社会公众有口皆碑的网红打卡地。2020年12月21日,成为首批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高校博物馆。今年春节不打烊,从初一到十五,与2.2万观众共度艺术新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清华艺博将与热爱艺术的观众同行,与你在“艺”起!

清华艺博难忘瞬间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

“东张西望三十年:程昕东当代艺术收藏”

“东瀛的钟声——井上有一作品回顾展”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

“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

“蔡斯民镜头下的吴冠中”

“吉祥圣域——藏传佛教绘画与造像艺术展”

“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

“学术讲座”活动现场

“学术研讨会”活动现场

中小学生走进清华艺博

“云讲解”展厅直播

“手作之美”手工创意坊

“艺术沙龙”专场音乐会

穿汉服赏展览

艺博馆的小观众

元宵节迎“福”字

“攀登”艺术的阶梯

清华艺博星夜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