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毓绣——贵州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展
主办单位:
遵义市文体旅游局
承办单位:
遵义市美术馆
遵义市文化馆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展览日期:
2021年1月30日——3月24日
展览地点:
遵义市美术馆1号展厅
前 言
刺绣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在神州大地上已传世数千年,她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多元的民族文化中繁衍出丰富的样貌。居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17个少数民族也在世代相传中,发展出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的刺绣艺术。
贵州少数民族刺绣针法多样、材料选取独具匠心,如苗绣囊括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各种刺绣针法并发展出独树一帜的绉绣、堆绣和破线绣等,又如使用马尾制作的水族马尾绣,使用金属锡制作的剑河苗族锡绣等。与中国四大名绣栩栩如生的再现式美学追求不同,贵州少数民族刺绣的视觉呈现更在乎于表现,高度抽象和风格化的纹样及构图用色的大胆浪漫,仿佛在若干个世纪前便与现代艺术隔时空对望。此外,刺绣对于贵州的少数民族来说不仅仅是织物上的装饰,更是传承了整个民族文化历史的“无字史诗”,对历史和传说的记载、对迁徙的记录、对先祖的祭奠、对神灵的崇拜、对美好的向往、为后代的祈福都通过刺绣艺术这一载体表达诉说、流传至今。
展览分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贵州少数民族刺绣的技艺、服饰美学和刺绣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及刺绣艺术家对传统刺绣技艺与当代审美观念融合共生的积极探索。
展厅现场
第一单元思灵技艺毓锦绣
贵州少数民族刺绣技法极其多元,常见绣法有剪纸平绣、破线绣、打籽绣、锁绣、锡绣、堆绣、挑花、辫绣、绉绣、双针绣、马尾绣、贴布绣、数纱绣等,其中破线绣、绉绣、堆绣、锡绣和马尾绣都是贵州独有的少数民族刺绣。而在工艺精湛的一幅绣片中,常会出现多种刺绣技法以表现不同内涵的视觉纹样。
2006年5月,苗族刺绣、三都水族马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侗绣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马尾绣、苗族刺绣、侗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布依族刺绣、仡佬族刺绣、回族刺绣、彝族贴布绣和土家族刺绣也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数纱绣绣片 石柳莎 现代
十字挑花绣片 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现代
双针绣绣片 私人收藏 1960年代
贴布绣绣片李朝芬现代
第二单元华衣霓裳共云山
云山秀美的黔地孕育出了自我作古的少数民族刺绣,衣裳则成为承载刺绣之道最重要的媒介。从服装形制到刺绣图纹,每一个民族及其中的不同支系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艺术风格。黔地少数民族把祖先和民族的故事绣在衣裳上,让衣裳成为“彩线绣成的史诗,穿在身上的图腾”。由此,衣裳再不仅仅是承载刺绣之道的装饰之器,也不再仅仅是遮体避寒的实用之器,而更应被视作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之精神之道。
苗族盛装上衣(女)私人收藏 民国 破线绣、锁绣、数纱绣、堆绣
苗族围裙 私人收藏 现代 数纱绣、堆绣
苗族服装(女)私人收藏民国 平绣
苗族上衣(女)私人收藏1960年代绉绣、辫绣、十字挑花、堆绣
苗族百褶裙陶泽珍 现代十字挑花
第三单元天工人巧日争新
贵州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因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他们或致力于整理和复原原始图腾的最初面貌,并研究其历史流变以保存人类文明;或以古老的视觉符号为起点,开发和设计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各类衍生品;或以传世的技法为蓝本,进行工业织绣以降低成本而将此项艺术普及到更广的范围;或对古老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困境提出代表年轻一代的思考。总之,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并影响着贵州少数民族刺绣的历史进程。
俪马二联画张博 2019年
年年有鱼绣片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 现代 布贴绣
“遵义元素”系列杯垫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现代乱针绣、数纱绣
文章标题:展讯 | 黔灵毓绣——贵州少数民族刺绣艺术展今日启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artgallery/147/news-919.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