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ArtTactic 最近出炉的一份报告,香港目前已经超越伦敦,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球第二大当代艺术拍卖市场。
2020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线上展厅」虚拟实景:刘琦,《心有猛虎》,2016年,水墨设色纸本, 160 x 367 厘米。(图片由艺术家和方由美术提供)方由美术(Ora-Ora)荣幸参与2020香港
彭剑,《游戏》,2018年,水墨设色纸本, 75 x 150 厘米。(图片由艺术家和方由美术提供)方由美术(Ora-Ora)荣幸参与2020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线上展厅」,并将于2020年3月20日
从收购香港国际艺术展到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艺术展销会,说明了当代艺术主宰国文化扩张策略在亚洲的初步成功。这种成功渗透着西方价值观的咄咄寒气,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人们常说“7年之痒”,厌倦与懈怠是人之常情,但巴塞尔与香港的“7年之恋”,不仅不“痒”,还孕育了一个越发蓬勃的艺术生态。
2019年的香港巴塞尔规模也很大,242家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艺廊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国际艺术盛宴。
你或许还在某个同事的办公桌上看见它托着腮沉思……但你那时肯定没想到,这位眼睛都是“X”的公仔哥在艺术拍卖市场上,居然已经这么值钱了。
尽管本土艺术博览会的发展态势喜人,但与世界顶级的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和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等相比,在营销能力、品牌效应、国际影响力和客户体验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艺博会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欧美的艺博会相去甚远,至1997年政府部门退出艺博会的具体运作,内地艺博会才开始真正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艺术品市场光怪陆离,但还是有些小技巧让你在第一次收藏后不会后悔。
就艺术成就这项竞技比赛而言,不管博物馆年度报告中观众数目如何的辉煌,公众实在只是一帮伸长了脖子傻看热闹的观光客或追星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