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一场青春影像盛宴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博物馆分众化服务渐成业内探索的重要方向,并且愈发趋向精细化。
有人说,博物馆是城市的会客厅,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愿意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
熨斗古称钴鉧,出自宋范成大《驂鸾録》:“路旁有钴鉧潭。钴鉧,熨斗也。潭状似之。”由于使用得早和广泛,地名里还可以看到熨斗陂、熨斗镇、熨斗台、西熨斗街。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号召全球博物馆共同探索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模式,关注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元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北京西城元代窖藏出土。壶体扁圆,直颈小唇口,浅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
2019年7月14日上午10时,《我的世界,我的家——首届798国际儿童艺术展》于玫瑰之名艺术中心盛大开幕。经过由马书林先生,张晓凌先生,何韵兰女士,林容生先生,侯令先生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
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北京最著名的三大博物馆,下个月将携手赴约雄安,参加首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同时受邀的还有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雄县位于雄安新区东部,...
以呈现江西吉安文物的展览“望郡吉安”日前在首都博物馆对外展出。
“望郡吉安”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吉安著名文化符号悉数亮相,为观众讲述“吉安往事”。
2月28日上午,《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小柴旦湖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等地文物,展示了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
在很多人印象中,手工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在国家大力支持之下热度再起,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猪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十二,亥是地支的十二位,故一天十二个时辰中的“亥时”。远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人们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
2018年理论上应该是博物馆的大年。
17世纪,西里西亚经过‘三十年战争’后的重建,经济逐渐复苏,社会日趋稳定,宗教进行变革,并在艺术上迎来了新的高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艺术家。
纪念老舍先生120周年诞辰系列活动13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老舍笔下的人物与街市”主题画展、讲座,及以老舍作品改编的北京曲剧《龙须沟》等演出,将轮番与观众见面。
展览共展出沈阳博物院130余件(套)馆藏清宫文物,分为“华服有章”“宫壶春色”“摛藻抒华”“阊阖瑞景”四部分,内容涵盖服装佩饰、食用器皿、文玩字画、宫廷陈设等多个方面。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日前亮相首都博物馆。来自17家文博单位的270件套辽代文物瑰宝,向世人集中讲述着辽代文明。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9日。
江户东京博物馆与北京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将于8月14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戊戌狗年,首都博物馆春节期间为公众献上两道文化大餐——《瑞犬望春风——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
此次赴京参展的西藏文物中,国家三级及三级以上的文物占所有展品的90.8%,规格之高为历史之最。该批文物将于2月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 西藏历史文化展》上展出。
由中国首都博物馆组织的《晚明时期的中国人生活展》12日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国家博物馆展出,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参观。
百余台无线传感器在首博的展厅里上岗了,随时监测环境温湿度以及气体、微生物等信息。高清扫描设备也计划近期更新,可以在“亿像素”级别采集文物表面的一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