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煦。回望三十几年的剪纸生涯,许煦感悟颇多,她认为剪纸也是一门深邃的艺术,而剪纸的创作亦可臻于妙境。
4月16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馆十二周年纪念日,“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艺术展”正式开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流传广泛的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用简约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对24个节气名称一一进行了列举。
450年的筑城史、250年的建镇史、100年的革命史、83幢历史建筑、15个文物保护单位、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如此厚实家底的,是素有“浦东文化历史之根”之称的川沙古镇。
夜幕下,灯光照着皮影,二胡配着锣鼓,一幕白布隐约遮挡。皮影艺人张国斌高亢粗犷的歌声从幕后响起。在他的“指挥”下,各色皮影人物在光影与伴奏中翩翩起舞。在他的身后,大徒弟潘明生拉着三弦...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传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近日启幕的第22届米兰三年展上,融合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等四种中国非遗元素的装置艺术作品《百鸟林》惊艳亮相,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文物知识的普及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渠道,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正式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构想。
江南的博物馆和城市记忆中,有对江南文化的关注,更有江南文脉的留驻。江南文化是历史的,江南文化是传承的;江南文化有“城市转型”的记忆,江南文化有“水系”的滋润。
在很多人印象中,手工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在国家大力支持之下热度再起,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使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春节走近公众,在不断地创新、传承、活化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雪域之光·昌都唐卡艺术展”1日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正式展出,将持续至2月20日。
近年来,各地兴起博物馆与互联网电商“携手潮”,越来越多博物馆主动拥抱受众,在厚重的历史感与时尚元素中逐渐找到了平衡点。
笑谈是农民自己创作的,除了要保留“原汁原味”,探索通过艺术“包装”,使其登上大雅之堂,要把咱老百姓的“地摊戏”一直唱下去。
法国与中国的手工艺有着怎样的异同?当两者被并置在一起时会有如何的效果?
作为中国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历经两年规划与紧锣密鼓的建设,我国唯一一个以地方戏曲剧种命名的特色小镇——越剧小镇,在这个跨年之际开启了第一期的试运营。
中国戏曲电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电影以及世界电影中独有的艺术类型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戏曲电影,就是以中国传统艺术——戏曲为拍摄内容的电影。
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主体的保护就是注重“人”的价值,任何一项文化遗产都凝结着传承人的技艺和智慧,而一旦老一代传承人离世,他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亡,解决传承主题,首要即...
“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国内巡展北京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1月20日,《不仅是音乐——剑桥大学昆曲文化遗产展》在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让人们对昆曲的“活态”发展充满期待。
中国的"文物法"与"非遗法"能否统筹为“文化遗产法”,以适应国际上“文化遗产”这一复合概念;中国能否学习意大利的制度设计,建立文物的执法警察?
今天的永乐宫里不能用手电等照射,只能凭借自然光去看,东西壁靠窗的部分尚可模棱辨认。而三米多高大的人物和飘扬的衣袂,以及人物迥然不同的神态造型,充满崇高感。
据传承人程苗欣介绍,艺人缂织时用数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舟形竹梭和木梳形小拨子,依照勾绘在素色经面上的图案,运用勾缂、掼缂、长短戗、凤尾戗、参合戗、包心戗等20多种技法,变换各色丝线来回...
2018年10月16日,“一带一路”龙泉青瓷杭州展暨百名工艺师爱心拍卖剑瓷作品巡展活动在杭州运河天地拉开帷幕,百余件剑瓷精品亮相杭州大运河庙会。
在朵云轩成立118周年之际,上海朵云轩美术馆开始对外展出“延安颂——朵云轩当代现实题材木版水印精品展”,为观众呈现一场珍贵而罕见的“红色木版水印展”。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13日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据悉,本届博览会除主会场外,还将有8个分会场以及网上博览会与观众见面,力图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
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艺术家张冬阁向到场嘉宾介绍着自己的巨幅画作《满乡风情彩绘卷》。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县因此被誉为“中国歙砚之乡”。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