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全形拓 大盂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以后的15年间,我们大力提倡“重振金石学”,首先把追踪、复原传统金石学中青铜器“全形拓”,即“器物拓”作为一个急需抢救的“重振”方向来作不遗余力的推动...
3月,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即将隆重揭幕。此次呈献的拍品涵盖各个时期的亚洲艺术佳作,展现了卓尔不凡的艺术价值,精彩纷呈。
美国收藏中国文物在历史上有三个黄金时期。第一阶段是1893年到1919年,;第二个阶段1920年到1936年,一战和二战之间;第三阶段1945年到1990年左右的冷战时期。
近日,由贵州省博物馆等西南十余家文博机构共同举办的“王的盛宴——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幕(展期至2019年5月3日)。
一件被盗流失海外的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国家一级文物“晋公盘”近日回到中国,出现在山西博物院的展览中。
“潍坊地区出土青铜器特展”近日在潍坊市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潍坊地区十余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精品200余件,包括殷商斧钺、春秋钟镈、战国剑戈、秦汉熏壶与镜鉴钱币等。
“帝国之路·雍城崛起——秦国历史文化展”1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此次展出了186件(组)展品,以展示汧水和雍水流域在秦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在苏州博物馆开幕。
诗中吉金其华灼灼——浑源彝器回乡暨《诗经》中的青铜器特展所展青铜器类别涵盖了青铜容器(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车马器、兵器、乐器等种类,多数为珍贵文物。
博物馆是洞悉城市文化之窗,也是承载文化记忆的殿堂。12月24日,浙江温岭博物馆开馆,含国宝级文物青铜夔纹蟠龙盘在内的1500余件文物引得观众与文博专家驻足。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划拨青铜“虎鎣”。至此,这件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青铜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仅复制5套 还原度最高的那套在台湾 。
12月17日晚,微博用户@夏宫的刘阳 发博称,圆明园龙首以240万欧元的价格在法国巴黎Tessier & Sarrou et Associés 的亚洲古董艺术品拍卖会被拍下。
从六件西南青铜重器,看《史记》中“王的盛宴” 。
一百多年后,能否让这些当年被掠夺的文物回家,成为西方各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中法国和德国的态度已经基本明朗:在合适的情况下,同意逐渐归还殖民时期从非洲大陆掠夺的文物。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摆放着一件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物,有无数观众都曾来观赏过这件3000多年前的国宝,这件青铜器几乎被认为是商代文物中最炫目的作品,它就是商龙虎纹青铜尊。
明代永乐青花瓷,无论是发色、纹饰、造型,都有重大的突破,为中国陶瓷史揭开蔚然新景象。本季秋拍,佳士得香港将呈献两件永乐青花精品,展现明初青花瓷的曼妙奥秘。
“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览29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中国西南地区首次举办青铜文化主题联展。
不管故事多么的精彩,我们主要是看文物或者艺术品本身,过度的包装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一旦回归本身,便会陷入毫无收藏意义的境地。
9月12日,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将举行“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拍卖,呈献一系列十七世纪末以密勒日巴生平为题材的藏传佛教唐卡,以及多件重要高古青铜器。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将于2018年9月11至14日举行,呈献一系列亚洲艺术珍品。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将涵盖不同类别的拍品,不少出自重要私人珍藏,并经著录。
2018年9月13日的纽约佳士得“周宝彝 — 清宫旧藏作宝彝簋”专场拍卖。作为目前私人手中仅有的6件清宫旧藏青铜器之一的作宝彝簋,将在时隔28年后再度瞩目现身公开市场。
古蜀历史究竟如何展开?古蜀文明到底有何特色?国家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大展,或能给出答案。
金银纪念币市场行情长期低迷,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多数金银纪念币品种的市场价格持续性下跌。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历来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青铜器为何有如此魅力?它的市场前景如何?
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在此基础上,还带来了不为世人熟知的晚期古蜀文明的遗珍,一代蜀王的随葬品得到重点呈现。
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青铜器兮甲盘,在西泠春拍“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上,以2.127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古董艺术品在中国拍卖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