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画院公众号 我国之画,汉以前多尚人物,逮至六朝,山水始肇其端,然为人物之点缀,尚不能蔚然自立。及唐王维、李思训辈出,山水之画,于焉乃昌。
我看《北京民间风俗百图》,无有作者的署名,觉得出自画匠之手,更多民俗实际场景的描摹,更多客观和冷静,主观的感情色彩很少。在这一点上,陈师曾的《北京风俗》显然要更上层楼。
书画之艺,功在“无用”。“无用”者,适其所适,乐其所乐,入古必深,心之所寄也。今之一味求“用”于世俗者,必堕入货殖一途,与艺之本真远矣。
二十世纪前半叶,海派融吴门传统之风雅与十里洋场之西化,京津画者则更多沿袭有清文士官员之审美,兼往宋元传统中深入探究。
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得重名数十年,画宗青藤,书摹猎碣,奇崛峻峭。本场中数幅缶翁,皆是疏朴幽野,不事雕琢之佳作。
《秋花奇石》为写意花鸟画,画幅中主要的视觉焦点是“奇石”,陈师曾特意提到“林君为予牵纸,骤尔落笔,林君大惊愕,既成乃知为石也”。
《山水》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20s,规格:135.1×48.5cm,材质:纸本水墨设色
《北京风俗组画2》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3》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4》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4》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竹菊图》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23,规格:132.1×47.7cm,材质:纸本水墨设色
《北京风俗组画5》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5》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6》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北京风俗组画7》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
《八桃》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21.8×41.2cm,材质:纸本水墨设色
《北京风俗·墙有耳》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
《北京风俗组画1》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14—1915,规格:28.6×36.4cm,材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