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各国通过建设新地标式建筑来证明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拥抱态度,这让一大批建筑师奔赴中东,把那里变成又一个试验场。
越来越多艺术教育老师和美学从业者开始担忧并思考:如何让艺术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理论或技术层面,而是通过对美的实践,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艺术、科学与思想三者当然是全人类最大的事,无论中西,从本源上来说这三者都是根本相通、枝干相持的。直到近代,这三者才产生较为明确的分野,在最高处它们必然是交汇的。
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
蒙娜丽莎》画作问世的500多年来,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背景、蒙娜丽莎的身份以及她的微笑,一直是人们研究、讨论、追逐的话题。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莱奥纳多·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像是在注视着参观者,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她。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蒙娜丽莎效应”。
2019年,时值列奥纳多·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欧洲最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几乎都计划了与列奥纳多有关的展览。
作为世袭公证员家族的后代,列奥纳多·达·芬奇有一种做记录的本能。写下自己的观察、列出清单、记录各种想法,以及随手画上几笔,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自然。
2019年是列奥纳多·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今天的人们对于他的认识相比500年前其实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提到达·芬奇,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还是拍出近30亿元的《救世主》?
“平淡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娱乐化”“窘境”和“追名逐利”不出意外地成为了2018年国际艺术界的标签(也许会成为每一年的标签)。
“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通过油画、雕塑、素描手稿等艺术作品展现艺术家创作的构思过程,还原艺术家们最本真、最初始、最愿意表达的艺术语言。
11月28日,“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开序幕。
中国的顶尖艺术品,价格与西方顶尖之作相较,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文艺复兴的三杰都很孤傲,但自诩在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都达到高峰的,却只有达·芬奇一人——说到科学和稀奇古怪的发明,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只好闭嘴。
十五世纪中叶,吴门地区的画家承接古代大师的衣钵,创立了区隔宫廷与浙派的新风格,并开启了一场跨越几个世纪之久的“文艺复兴”。
日前,位于荷兰哈勒姆市的泰勒斯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达·芬奇”展览,展出33件达·芬奇原作,这是荷兰历史上首次回顾艺术家的原作精品。
不管到时候上船的是谁,我们相信,那些充满创造力的、追求和平的声音一定会被无限地扩散,最终可以传送回地球人的心中。
佳士得纽约经典艺术周举行在即,十九世纪欧洲艺术部将分别于香港、上海和南京举办巡展,展出多件焦点拍品,颂扬十九世纪的欧洲艺术和艺坛巨匠。
5月28日,山水美术馆“达·芬奇与鲁班艺术科学国际大展”开幕。包括达·芬奇的手稿、版画及珍贵原作《美丽的公主》均首次亮相。
5月,随着纽约苏富比、佳士得拍场上频创天价的拍品的诞生,让即将开始的内陆春拍也热络起来。
2017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使西方市场取得了爆炸式增长,但是也确立了中国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市场的地位。
古典艺术作品通常与西方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文化有深厚的关系,也因此为亚洲藏家的鉴藏带来难度,拍卖行则试图提升亚洲藏家对于西方古典艺术作品的兴趣。
10月11日,佳士得官方宣布,来自莱昂纳多·达·芬奇最后一件为人所知的旷世巨作《救世主》即将于11月15日“纽约战后当代夜拍”专场拍卖,估价约一亿美金。
近期,一幅被视为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遗失的作品——《救世主》,即将登陆纽约佳士得“战后与当代艺术夜场”的消息引爆网络。
11月14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总成交额达到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1%,成交率高达92.2%,十大成交拍品中五件由亚洲藏家投得。
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就是贝里尼家族的第21代传人路易吉·贝里尼,所以展品不仅包含文艺复兴三杰的真迹和二十余位大师作品外,还有贝里尼家族收藏品中的一部分。
国庆期间,“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展览首次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的真迹同时带到中国。
亚洲藏家已经开始关注古典大师艺术并对大师杰作表现出深刻见解。佳士得于香港和上海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均获得了亚洲藏家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