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斥着赝品的世界里,确定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真实性(authenticity)——这可以确保您所购买的艺术品是真品。
2018年的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为美国、中国和英国,总份额占比超过八成;“艺术品自身的赝品风险”是投资者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关注的风险问题。
在全国博物馆事业大发展和民间收藏良莠不齐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注重博物馆建设,但是自身又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精神,导致“好事变成坏事”
10月7日,作为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的序幕,重庆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重博)开馆典礼在虎溪校区隆重举行。据报道,包括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在内的国内外文博领域的多位专家出席了...
因被质疑建了一家“赝品博物馆”,重庆大学近日登上了热搜。今天,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采访了该校两名在校学生,在他们眼中,博物馆陷入“赝品风波”令人震惊,希望学校通过调查给公众一个...
10月14日,某收藏圈自媒体发布一篇微信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关注。文章作者自称前往10月7日落成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参观,发现馆中展示的大量藏品疑似...
重庆大学花了600万元建造的门面——重庆大学博物馆,刚开门迎客,却深陷“赝品风波”。最先提出质疑的网友“江上”称,自己慕名参观,发现馆内部分展品工艺粗糙,且颠覆常识,包括比秦始皇座驾还...
日前,一篇网络文章将刚开馆不久的重庆大学博物馆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参观该博物馆后发文质疑称,该馆所藏部分文物可能为赝品,疑似一座“赝品博物馆”。这些藏品究竟是真是假?博物馆的筹建及...
重庆大学博物馆被指馆藏为赝品,昨天重庆大学回应称,校方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文物爱好者发文称展出文物是仿制品近日,一篇题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1571-1610)被认为是一位充满神秘感的艺术家,他的暴躁不羁的一生为他的生活带来灾难,却为他的艺术作品赋予了灵光和神秘色彩。
随着非洲裔美国艺术家在艺术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好,打破了拍卖记录并创造了需求激增,伪造作品的数量也相应增长。
今天借着这篇文章来谈谈明清时期的瓷器如何鉴定真伪,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我们必须学会,它们分别是瓷器的器型、胎釉、纹饰、款识。
近日,2018秋季的纽约苏富比(微博)拍卖推出的一个“琼肯: 中国佛教造像”高古佛像专场中一件佛首在微博上引起了争议。
近日,李某花70万元从张某处购得一幅署名史国良的画作《金秋》,后经史国良本人鉴定为仿制品。
按图索骥,是古玩收藏的一大忌讳,造假者也往往盯准玩家的这个软肋,弄出一些“和书上一样”的东西设局,让玩家得意地认为自己的缘分天赐。
2011年11月29日,富翁皮埃尔·罗然志打算出售他的收藏,这是一幅美国抽象派表现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2007年时,他以1700万美元从美国纽约上东区的诺德勒画廊购得。
中国收藏爱好者超过7000万人,在鉴宝节目中,收藏者兴致勃勃捧来的“宝贝”,经鉴定90%以上是赝品。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文物”大都有鉴定机构或专家开出的真品鉴定书。
2016是一个让艺术品收藏市场变得敏感与麻木交织的年份,从雾中寻宝、霾里捡漏儿到拍场昂首、市场低头,起起伏伏各有亮点,冷场气氛不减,热门话题不断。
一幅画被当做赝品,一直被挂在威尔士 Penrhyn 城堡150多年,没有人意识到它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