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夜、与女性都有着深沉缠绕的不解之缘。
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名作,不仅让镇北堡成为中国发展最早的电影城,也让影城得到“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出”的美誉。
最开始信号是从Instagram上传播开来的,然后《纽约时报》用他们那根点石成金的魔杖向“更大即更好”的新MoMA示好。
“核能问题一直存在。我们需要讨论核能是否必要的需要?除了核能,我们有很多选择。"
正在木木美术馆展出的《坂本龙一:观音·听时》,系日本作曲家、艺术家坂本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型展览,也是坂本龙一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美术馆个展。
机甲艺术最早起步于科幻小说和美日的动漫电影。2012年,日本水道桥重工制作出世界第一台真实机甲,打破了人们印象中机甲只存在于小说或影视作品的认知。
身处虚幻的世界却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好奇的人们抵达更为深远的所在,有效地传达出艺术家的理念。
40年历史的“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世界最高科技艺术展会的代表,从展出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科学艺术家们正通过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运算、分析和观察。
灯光艺术装置不同于普通照明,普通照明的作用主要是空间照明和光线营造,但是灯光艺术装置利用声、光、电的美学创作。
“我的作品既贵又俗”——杰夫·昆斯
原标题:2021年当代艺术收藏风向标:来自11位国际藏家的清单和大多数活动一样,传统的艺术收藏方式也在2020年遭到了 COVID-19 的彻底颠覆。在几乎所有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城市里,画廊都关闭...
富艺斯与保利此次携手呈现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秋季拍卖将于12月3至4日在香港金钟万豪酒店举行,包括晚间拍卖及日间拍卖。
苏富比当代艺术紧承第一波晚间拍卖焦点强势揭晓,再为藏家重点介绍同场呈献之瞩目巨作。
2020年10月,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及日拍将隆重呈献「Art of Tomorrow: Works Sold to Benefit the Chu Foundation」。
《Raemar (浅蓝)》是佳士得于2020年夏创新推出的史上首场浸入式大型雕塑私人洽购展“Dream Big”中的重点展品之一。
就作品本身而论,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的当代性、学术地位以及艺术价值,并不逊于当代油画。
装置艺术品相对来说体量大,运输、安装、保存不便,对于私人藏家的购藏确实有一定难度。
艺术感知是艺术家对创作对象所形成的对艺术审美或艺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在对创作对象持续感知后,上升为艺术家创作的前心理动机和创作倾向。
在信息时代,科技与艺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明显。
不得不说,2019年的香港巴塞尔很火,火到你想看就是买不到票。
布尔乔亚将自己喻为“未被串起的木珠”和“支离破碎如一块兽皮,被穿破而无望修复”。她渴望得到治愈、得到心理完整的心情与希望找到问题源头的心情一样迫切。
作为最高水平的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展被誉为当代艺术的“晴雨表”。即将于3月29日开幕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展示各地顶尖画廊的代表作。
艺术家们借助于模拟还原虚拟世界,使观赏者最大限度地与实体空间互动,用激动人心的交互感来冲破日常人与他人、与周身世界的隔阂感。
继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之后,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为奥地利艺术家弗朗兹·韦斯特举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全面的回顾展“弗朗兹·韦斯特”。
艺术并不只为镜头而生,困在“网红陷阱”中的展览,终难抵沦为一次性消费的境遇,只有在品质内容之上配以潮流的打开方式,才能为大众提供真正期待的艺术体验。
近日,艾敏的最新个展“两周的泪”(A Fortnight of Tears)正在白立方伦敦柏蒙塞空间展出。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大型回顾展“安迪·沃霍尔:从 A 到 B,循环往复”看起来只不过在艺术家所留下的艺术遗产之河中投下了一圈新的涟漪。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在种族隔离时代(1948年),艺术创作自由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遏制。在这个压抑沉闷的时代结束后,多年来积蓄在这片土地上表达与倾诉的欲求终于得以实现。
学者认为,米开朗基罗的创作离不开那个时代中的基督教官方传统,而维奥拉生活和工作于信仰匮乏、以技术为导向的时代。尽管如此,二人又向观众提出了相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