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李是千禧一代最早的一批艺术家,同时也是最早的全球化互联网原住民。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李。
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将经典名画从历史的尘埃中拉入现代生活空间,通过改变传统绘画的存在方式、展示方式,激活画中的人物和场景,展现绘画背后的故事及蕴含的文化内涵。
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伊始,就确定了以科技创新赋能的思路。
只需挥挥手或打一个响指,眼前即会出现想要的信息,并开展下一步操作。——不久的未来,人们或将真的进入科幻电影中虚拟与现实完全交融随时切换的全新世界。
当美妆开始探索元宇宙,当Nars、Gucci等我们熟知的品牌开始和游戏跨界联名,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又会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呢?
最近“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在拥趸眼中,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元宇宙”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值得期待。
近日,由德国当代剧场艺术团体里米尼纪录剧团《遥感城市》系列作品剪辑而成的同名纪录片在北京歌德学院放映。
线上线下演出应该各展所长,特别是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要进行差异化呈现。
随着越来越多样的穿搭风格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涌现出来,想必大家对 Y2K、Cyberpunk、Vibe 这些词汇都有所耳闻,但也许对它们的印象还停留在表面。
40年历史的“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世界最高科技艺术展会的代表,从展出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科学艺术家们正通过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运算、分析和观察。
越是在媒介化社会,越是不能忽略人的主体作用。让线上与线下相互补充,让虚拟与现实相互激发,保持精神的定力和思想的清醒,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赋予了艺术与教育新的模样,无论内涵、外延,还是媒介、方式,新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更加深入,联系更加紧密。
不管你是否承认,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如一股股滚滚的洪流席卷整个世界。
当下,经济不景气必然使画廊这个连接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行业乏善可陈。更要命的是,画廊还要面临着艺术电商的“切蛋糕”。
蜘蛛侠的平行世界到底为什么这么“酷”?
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
从包豪斯创立百年、到雷诺阿去世百年、伦勃朗350年、达芬奇500年……2019的欧洲因为这些艺术史上赫赫有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和事而迎来多场艺术盛事。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避免“为技术而技术”或“以技害意”的炫技倾向,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基于遗产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内容”创造,以及研发最适当的“技术”表现。
10月27日,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合力打造的旋构塔“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艺术节”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在北京的首次大规模亮相。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五届“青年策展人计划”近日正式开幕。“有毒” 与“林中的树倒下而没有人在”两组方案从61份有效方案中脱颖而出。
对未来世界的凝望与探索一直是人类发展中所热切关注的主题,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都成为我们在探讨未来与人类发展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为更好地向世界解读、诠释熊猫文化,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标志性的国际品牌形象,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五洲传播中心当日共同发起了“中国大熊猫国际形象全球招募”活动。
端门数字馆是中国第一家将古代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全数字化展厅。故宫院庆之际,“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在故宫端门数字馆全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