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0年,10年来,在展出季项目的推动下,各地美术馆对于馆藏的研究、展示和传播不断拓展。
主题创作意识的回归,主题性美术创作成为新的热潮,是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最大亮点。
根据要求去画、按照等级标准考核,美术考级制度更像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画出来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心中所想,而且会使孩子染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习气。
原标题:文艺星开讲丨范迪安:新时代,美术创作大有可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满载挑战和收获的2020年即将走到尾声。在岁末年终之际,人民网文娱部推出“文艺星开讲”年终特别策划——“...
“不预约就进不去很难约的,虽然不要钱但是服务居然那么恶劣的”等等抱怨画廊“服务”的评论层出不穷。那么问题来了:画廊与参观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什么?如果存在所谓的“画廊观展礼仪”,...
近日,由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撰写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
徐悲鸿深感肩负家国与时代的双重使命,一生为“中国画改良之方法论”谋方案,为美术教育谋现代启蒙,为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谋路径。对他的艺术思想的研究,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回看,仍旧可以为后...
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虽然令他繁忙,但也正因如此,庞茂琨对美术界有了宏观、全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新时代下艺术家如何继承好传统,进而如何作为有着系统的见解。
在美术教育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祸还是福?这还有待观察和思考。
吴冠中油画几乎全绘风景,但不同时期的作品,市场受认可度有明显差异。
孩子们的美术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将对儿童一般发展趋势的描述与对当代社会中儿童的身心特征结合起来思考,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策略。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使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
随着1月12日“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正式展出,40余位于20世纪初留法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得以进入观者的视野。
12月21日,“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摄影文献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尽管中国的画院建设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改革,还有许多关系需要调整,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建立,但是历史地来看,画院体系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018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1903-1995)先生诞辰115周年,一场“20世纪名家艺术系列——周碧初作品与文献展”正在上海举行。
“横无际涯——张仃艺术展暨《张仃全集》发行仪式”在26日南宁市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举行。
史上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大展即将揭开面纱——这一次,是在董其昌的家乡上海。
10月27日,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合力打造的旋构塔“全息书写:2018跨媒体艺术节”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在北京的首次大规模亮相。
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是我接受“中等美术教育”开始的地方,所以我视厦门为学业的第二故乡。从1979年9月开始,我在鼓浪屿校园得到了杨夏林等老师们的学业指导,这是一种荣幸。
中国美术馆开展的“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60余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海西晨报》联合闪忻艺术馆共同推出的“闪耀40年!厦门艺术正兴时”专题报道,这期我们将走近“画坛女豪杰”孔继昭,为您讲述他的“艺术人生”。
《愚公移山》《奔马》等118件徐悲鸿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作品25日起亮相中国美术馆,拉开中国美术馆新年展的帷幕。
2017年12月13日,著名艺术家袁运甫先生于北京逝世。2018年1月22日,“袁运甫先生追思会”与“袁运甫先生和他的学生们——绘画雕塑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