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纽约「古典大师素描及英国水彩绘画」拍卖将于1月30日举行,届时将呈献共94件出自16至19世纪的古典大师素描及英国水彩作品。
1月10日晚,上海博物馆公布了“2018年的展览计划”,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依然秉承着“古今中外”的策展原则,坚持原创与鲜活,推动更多的文化交流。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是贝里尼家族的第21代传人路易吉·贝里尼,所以展品不仅包含文艺复兴三杰的真迹和二十余位大师作品外,还有贝里尼家族收藏品中的一部分。
迈克尔·伊德的工作室像是一个小型的藏珍阁,一个包罗万象的微型宇宙,自然历史、地质学、考古学、宗教历史遗物和艺术品交织在一起,成为个人精神世界的舞台。
横跨八个世纪、四个朝代的宫廷收藏,欣赏绘书、画法、织品、陶瓷器、漆器、珐琅器、青铜器、玉器和图书文献之美,感受十二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化艺术的精致华美和多元发展。
2017香港第二轮秋拍本周末揭开帷幕。西方艺术品正大举抢滩。本轮大拍的主将佳士得在其夜场力推西方艺术外,还特地推出“亲爱的莫奈先生”专场。
作为一场代表南艺美术馆五周年的汇报展览,展览或因筹备仓促、展品选择等问题,显得令人失望,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国内院校美术馆普遍面临的问题。
美国伯克希尔博物馆近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从4万件馆藏作品中挑选出40件交给苏富比拍卖,用以支付博物馆的装修费用,此声明一出,全美的博物馆界一片哗然。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为何众多艺术家们入蜀后画风均被动或主动生变呢?这与川渝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文化特质密不可分,为画家们提供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绝佳条件。
东汉时期(约公元67年),印度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绘画随之传入。佛教及佛教绘画传入中原,极大地刺激和影响了中土画家。
佳士得2017年上海秋季拍卖将于9月24日举行,最受瞩目的“封面拍品”之一就是上面这幅来自俄罗斯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的著名作品《新婚》,估价约为1700万至2400万人民币。
写实大家:徐悲鸿珍稀作品重磅登场。
9月27日,西班牙艺术家费德里科·贝尔特兰·马塞斯(Federico Beltrán Masses)的一幅绘画作品在伦敦拍卖。这不是一幅简单的肖像画。
毕沙罗作为最年长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展览最积极的参加者。
中国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在后世的流传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附着于绘画文本的题跋、印鉴、花押以及附记等,此即为绘画之副文本。以此解读中国古典绘画,会有意外的收获。
弗朗西斯科·切瑞蒂(Francesco Cerruti)艺术基金会与意大利里沃利城堡博物馆达成协议,将切瑞蒂生前收藏的价值6亿美元藏品永久出借给博物馆。
古代画家的题画底稿大多不存,因此,最近重新发现的王原祁题画手稿弥足珍贵,不仅是研究王原祁绘画理论和创作过程的重要史料,也为麓台题画稿的传世刻本提供校勘的可能性。
陈洪绶的绘画,尤其是他以之驰誉艺坛的双勾设色花鸟画,其特点有三,一是造型的古拙,二是色彩的古艳,三是线条的寓迟涩于劲挺,既厚重且圆润。
玻璃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样式,玻璃画的绘画内容十分广泛。作为一种较偏的收藏门类,玻璃画已经引起不少收藏者的重视。
江湖画家以艺术表演、跨界办展、头衔包装等形式的炒作,严重干扰了艺术的创作及市场,而在艺术市场归于理性的背景下,业界人士针对江湖画家乱象的犀利言论渐成为一股合力。
莎士比亚说的好,一个成功艺术作品的解读是自由的,发散的。每个人心中的《代尔夫特风景》也都是不一样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维米尔那是最美的风景画。
在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排行榜上,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画廊一直名列前茅。那么,来到伦敦,我们应该去看点什么呢?
当数码技术的应用充斥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绘画的媒介必然也会跟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品市场可谓一片红火。就中国画而言,单幅作品的拍卖成交记录被不断刷新,价格过亿元的作品屡见不鲜。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很多问题。
估价5亿元齐白石山水十二屏,能否成为东方艺术“救世主”?
从古至今,我们所看到的绘画作品,哪件不是把精美的色彩汇聚于画布之上?而阿根廷艺术家阿娜利亚·萨班(Analia Saban)却巧妙地打破了这一似乎亘古不变的上下关系。
由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当代中国美术的文心与诗意”展日前在上海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