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一个名为“绿范儿”的微信号开始出现在了C B D人的视线中。上周五,又一家轻食主义餐厅C A 1在珠江新城开业,产品主打新鲜沙拉和健康奶昔。
11月15日晚间,李可染《万山红遍》在中国嘉德大观之夜拍出1.84亿元,成为今年内地秋拍首件突破亿元大关的拍品。从整体成交情况来看,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普品成交愈发艰难。
工笔画精致、典雅的画风,让人赏心悦目。在艺术品市场上,工笔画家的作品受青睐,成书画市场“人气王”,吸引场外资金,并带动书画市场走出持续多年调整。
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今年的“冬天”并不好过,在今年的秋拍中,我们可以看到珠宝拍卖开始异军突起。而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或许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口红效应”。
近来,艺术品秋拍市场屡创佳绩,令近几年低迷的中国拍卖市场看到希望,但这并不能改变整个市场还处于寒冬的事实,就连纽约秋拍看似繁荣的背后,也透露出不少市场转向的征兆。
我们最后评选出来的“艺术家富豪榜”更多反映的是市场行为,它与艺术本身无关,但在目前它也是不完全的市场行为,因为这些拍卖数字不足以代表艺术家的真实成交量。
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中国嘉德秋拍历经5天顺利结束,其标志性的“大观”之夜以9.2亿元落槌,与春拍成绩持平。其中,李可染《万山红遍》一举拍出1.84亿元的高价。
高品质的有效供给在减少,一旦精品出现买家就会高度关注;而中低端拍品成交变得困难,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微妙的心理博弈,使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期不会很快结束。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75年作的《法国女人肖像》以1800万元起拍,经激烈竞价,最终大幅溢价,以9200万元人民币落槌,加佣金共计1 058亿元。
12月30日,荣宝斋(上海)举行了2015秋季拍卖会。227件书画作品取得了成交额1.39亿元佳绩,成交率84.58%。在目前一件书画就可以创出亿元天价的今天,这似乎没有新闻效应。
如果从2003年算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这一轮牛市行情,已经持续近十年了。尽管近十年间有大涨也有回调,但“长牛”趋势基本未变。
10月初,香港第一轮秋拍率先开槌,香港苏富比、保利已先后举办秋拍。市场相对平淡,一方面藏家市场仍相对谨慎,另一方面重量级艺术品缺失。
2016年艺术品市场秋拍中,在并不十分热闹也丝毫不曾冷清的艺术品市场,不断变化革新的交易模式、不曾撼动的经典作品市场地位,透露出市场参与者的坚持与不断革新的努力。
2016年艺术品市场秋拍中,透露出市场参与者的坚持与不断革新的努力,缓慢抬升的交易数据与偶尔闪现的艺术昭示着市场的信心与耐心。
从秋拍各地区表现看来,今年国际市场整体都不敬如人意,不但欧美地区表现平平,连驻扎在香港的两家国际拍卖巨头也有所牵连,和国内拍行的成交额相比,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估价5亿元齐白石山水十二屏,能否成为东方艺术“救世主”?
2017秋拍市场出现这么多高价艺术品,反而更说明市场更加理性,这意味着拍卖行在调整期过程呈现理性和服务能力。
近日,中国艺术金融计划本月底在香港举办首次秋季拍卖会,而为了不受到场地和时间上的限制,满足不同种类的艺术市场需求,中国艺术金融也同时开设纯网络拍卖。
香港佳士得秋拍即将于本月底启幕。作为今年秋拍重头戏,香港佳士得自然不缺少话题。
11月5日晚间,上海匡时首届秋拍会“正道——近现代书画夜场”专场如期上演。在此专场上,一幅关山月1989年创作的《谷鸣飞瀑》图,吸引了较高关注。
相信很多人对那些价格上亿的书画作品,摸不着头脑,让人越来越看不懂,难道,看不懂的才叫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