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保利厦门2017春拍在厦门瑞颐大酒店正式收槌,本季拍卖共6大专场,2件拍品超千万成交,春拍总成交额达到2.6亿元。
中国嘉德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已圆满落幕,总成交额29.39亿元。“含英咀华 明清宫廷艺术聚珍”全场成交额达到5970.8万元,体现了藏家对御制工艺的欣赏和对帝王雅趣的探究。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7月29日至8月2日举行首届北京保利·盛京艺术品拍卖会,本次拍卖预展时间为7月29日至8月2日,并定于8月2日下午14:00进行首场拍卖。
今年秋季,佳士得(香港)将隆重呈献来自乐从堂珍藏的多件珍罕瑰宝,为拍卖场增色添彩。本次拍卖的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11月,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将隆重呈献来自乐从堂韬藏的多件珍罕瑰宝。此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
「中国艺术珍品」拍卖将呈献逾250件各式中国瓷器及艺术精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新中国时期,纵横四千年。
8月22及23日,佳士得纽约将举办「艺术生活」拍卖。通过一系列五花八门、价格相宜的拍品,藏家将有机会探寻如何用来自欧洲、美国等地的装饰艺术杰作、家具、银器和瓷器。
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日前宣布,将于9月8日至16日举行“亚洲艺术周拍卖会”。据了解,该拍卖会将呈献各类亚洲优秀艺术作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
在近日落幕的2017春拍中,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瓷器板块出现了3件破亿元之作: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较重要的门类。
一个英国家庭在橱柜中发现一件产自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的古董瓷盘,准备将其以15万英镑的价格在当地时间9月29日进行拍卖。
11月,一年一度的「亚洲艺术在伦敦」(Asian Artin London)将汇聚超过60家世界知名的亚洲艺术商、拍卖行与博物馆,开启一场为期10天、欢庆亚洲艺术的盛会。
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将于11月8日呈献各式私人收藏御瓷珍品,焦点拍品乃一对清雍正粉彩三多杯,珍稀秀雅,极为难得。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英国来淘宝,海外中国古董大量回流中国,当然也包括伦敦市场。大多数英国古董商还是比较有诚信的。不过,由于资讯的发达,“捡漏”也越来越难了。
清初青花瓷器胎体厚重呈灰白或灰黄色,瓷化程度较好,胎釉结合紧密,多数釉面呈鸭蛋青,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后,还出现有泥鳅背现象,底边还带有窑红即火石红。
这批代表着中国古代写实主义最高成就的罗汉像如今散落在东西方的各大博物馆中。然而无论如何,这些罗汉们仍安静地矗立着,以悲悯的眼睛看这世界芸芸众生的千年流转。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历代瓷器在器型、胎质、釉面、釉泡、纹饰、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鉴定瓷器的各项依据。
时下社会上对古代瓷器的鉴定,常常是莫衷一是,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肯定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人们的收藏投资热情。加上赝品肆虐,恶化了投资收藏的环境。
如果我们讲17世纪的荷兰和中国的艺术关系,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瓷器。几百万件中国瓷器被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回欧洲去,变成荷兰的艺术收藏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众多。同时,瓷器收藏还是一门学问,收藏者需要对其收藏规律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从明代初年,就有许多瓷器上绘有“姜太公钓鱼”的各种图案,有青花、有粉彩、有釉底红、有刻瓷,等等,可见人们从古至今,都被这个睿智的故事所打动。
瓷片是文明的碎片,它给予我们的并不仅是残缺的审美体验。
9月29日,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与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方在长沙市望城区政府签订协议,就其收藏的百余件铜官窑瓷器文物“回归”达成共识。
500年前,一批景德镇御窑瓷器开始了不同的命运,一部分因为略有瑕疵而被打碎深埋,一部分则入宫成为御用瓷。如今,这些瓷器分隔500年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斋宫聚首。
“物不在大,精巧为名”,有的古瓷物件虽小,但由于是精品,远胜一般大件器物的价值。这也是小瓷的另外一层含义,即小窑出品,或大窑小器。
从2014年秋拍到2015年春拍表现情况来看,某些瓷器品类明清官窑整体表现欠佳,宋代官窑似乎成了市场热点,高古瓷市场行情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
资深收藏分析人士称,收藏行业只是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了,真品、精品仍有市场,依然求之难得。
2011至2016年,是中国经济与中国艺术市场快速发展后首次出现发展速度放缓并长期处于调整状态,经过近5年的长期调整,整个大势终于企稳反弹,而转折点就出现在2016年。
作为文化符号的“乾隆”,在专业研究、坊间戏说间,轻而易举就能撩拨起人们的兴奋神经,而“乾隆瓷”经过几年的发酵,早已变成一种“奢侈品牌”,一个引发狂热的追逐目标。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特展”特展通过器物、书画及图书文献等各类精美藏品,呈现乾隆皇帝鉴赏文物、经手把玩,不仅为之量身订制匣盒,妥适储藏。
由中国首都博物馆组织的《晚明时期的中国人生活展》12日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国家博物馆展出,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