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于年轻群体间,且文化氛围浓厚的考古盲盒,在春节来临之际,成为“90后”“00后”走亲访友的年货选择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崛起,当前国内各地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走进博物馆。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上,一群从名画、国宝中走来,娇憨可爱、嬉戏起舞的“唐朝小姐姐”让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遍大江南北...
继“考古盲盒”火爆网络之后,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推出了“考古盲盒”新年限量版“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红包”,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鸮是古人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妇好鸮尊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机灵可爱的猫头鹰形象深受博物院粉丝们的喜爱。”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
九月,天空晴朗,一丝云也没有。瓦蓝瓦蓝的天空下,树叶开始泛黄。不禁想闭上眼,深呼吸,就融在了这秋的生命里。九月菊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现藏...
觚(gū),是中国古代饮水、饮酒的容器。北宋时期为此类器物定名并使用至今。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以后逐渐消失。“父乙车衢(qú)”青铜觚,商代,高37厘米,...
凤首壶,因壶口像凤首而得名,其形态与西域的胡瓶有密切关系,多为瓷器、金银器及三彩器。三彩凤首壶,唐代,高35.5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物为白陶胎,轮制成型。整体橄榄形,蒜头口,束颈...
六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最迟不晚于商代出现,春秋战国开始流行,到了秦汉,不仅成为宗室贵族、达官显贵的嗜好,而且很快在民间盛行起来。朝廷甚至专门设置官员来管理这种博弈游戏。这件...
八月,在桂花或清或浓的芬芳中,让人不觉冲动。空气中弥漫着思念的气息,把八月的天空涂抹得一片湛蓝,令人魂牵梦萦。八月桂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
汉画中常见的各类图案及纹饰,多具有趋吉、辟邪意义,是汉代人们吉祥信仰的物化表现,也是汉代神灵信仰和成仙思想在墓葬中的反映。怪兽陶壁壶 汉魏时期1988年河南荥阳北邙乡牛口峪汉墓群出土现藏...
蟠[pān] 龙铜建鼓座,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楚墓出土,通高约16厘米,直径74.5厘米,是承插建鼓的底座,现藏于叶县县衙博物馆。鼓座由圆筒形底、六层三十二只蟠龙和中心圆筒柱组成。圆筒形底外饰...
鸮,古代人称之为鸱[chī]鸮[xiāo]、枭[xiāo]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代开始盛行,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鸮形种类,都是其他时代所不能企及的。?青玉...
力士雕砖 高41.7厘米 宽25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雕砖呈长方形,中部为一深目高鼻的胡人力士形象,头发成蜂窝状垂于耳侧,一腿曲于胸前,一腿做用力蹬水状,四周以细密、圆润的线条刻画出带有漩涡...
关注文博事业的十条提案。
250件唐代贡窑瓷器6日首度亮相中原,其中,与大英博物馆馆藏瓷枕“同款”的残片也首度现身,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