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国内,随着文博机构文物出境展览数量的不断增多,仅北京每年就有大概20多个文物出境展览。文物出境数量的不断上涨,无疑加剧了文物的安全风险。
从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获悉,2019年我国将继续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民间收藏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已完成最新一轮保护性修缮工程,2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梁岩华介绍,本次发掘出土文物中,墓砖一般长34、宽14.5、厚5厘米,两侧模印铜钱纹、青龙、白虎、鱼纹、人面、几何纹、花瓣纹等组合纹饰。
由于历史原因,克孜尔石窟壁画被西方探险队肆意切割与肢解,使它们脱离了母体—石窟,留下的是斑斑斧痕、满目疮痍,给石窟的整体研究工作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平淡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娱乐化”“窘境”和“追名逐利”不出意外地成为了2018年国际艺术界的标签(也许会成为每一年的标签)。
750余件珍贵文物中一级文物就有165件。这样一个高质量的文物展览26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它的主题则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划拨青铜“虎鎣”。至此,这件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青铜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自1976年开始,秦兵马俑独立或参与展览,已在美国、法国、英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城市展出。
晋国博物馆内的车马坑是中国商周时期最大车马坑,比秦始皇陵的车马坑早600年。
11月26日,流离海外80余年、苏东坡《枯木竹石图》(又名《木石图》)手卷以4.636亿港元成交。
11月23日,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开幕。
作为今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的入境展览,由国博和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
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的持续热播,以及以故宫为代表的博物馆推出的系列高品质展览,极大提升了公众对文物的热情,文物保护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时间是文物最大的敌人,络绎不绝的到访者也会不断改变储藏环境的湿度、温度,更给安保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吸引参观者和保护好藏品中找平衡点,成为每个文物工作者的必答题。
在横峰县窑址大道工程建设现场,发现大量残存瓷器及瓷片。
随着照相术的普及,曾经盛行一时的传拓技术逐渐被冷落,及至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已经没有人专门从事传拓尤其是呈现被拓对象立体形态的全形拓艺术创作。
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完善,相关文物法规不断出台,政策利好相继释放,文博收藏界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018年是韬奋纪念馆开馆60周年,11月4日上午,“跨越时空的对话——韬奋纪念馆开馆60周年文创文献展”在思南书局开幕。
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成果展在山西运城市的永乐宫内开展,
文物的保护与资金有关,但并非必然。而人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保护文物,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滋润道德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现。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共提出了16项主要任务,刘玉珠将之概括为突出“四个重点”。
9月30日,坐落于外滩历史保护建筑怡和洋行大楼6楼的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馆)举行开馆仪式。
互联网时代,技术日益革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解锁了艺术品营销的更多新玩法,面对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营销人才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这些非法文物进入市场,经过交易链条输送到拍卖行、收藏家等群体手中,甚至作为助长腐败的雅贿“礼品”。
探索民间收藏文物领域制度设计,既不给非法交易文物甚至文物犯罪留下政策空间,又要给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的通知,整顿范围包括文物商店、文物拍卖企业、经营古玩(文玩)的互联网网站等经营主体。
时下社会上对古代瓷器的鉴定,常常是莫衷一是,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肯定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人们的收藏投资热情。加上赝品肆虐,恶化了投资收藏的环境。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形成震慑非法经营文物行为的高压态势。
中国收藏爱好者超过7000万人,在鉴宝节目中,收藏者兴致勃勃捧来的“宝贝”,经鉴定90%以上是赝品。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文物”大都有鉴定机构或专家开出的真品鉴定书。
最近,许多博物馆不约而同地开馆了!但是太过低调,似乎没有那么多人知道......
43年前,中国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震惊世界的神秘地下军阵在陕西临潼重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