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一重要课题。
十多年来,文创产业在上海GDP中的占比不断增长,上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设计之都”。而现在,设计之都正在朝数字化转型的大道上迈进。
发展博物馆文创是推动文物“活”起来、为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好抓手。
博物馆里收藏着的珍贵重器,正在打破“严肃死板”的刻板印象,以更加鲜活可爱的面孔,依托着一件件趣味雅致的文创产品,走近年轻人的现代生活。
4月16日,《八月未央》上映,距离庆山(安妮宝贝)2001年出版同名小说《八月未央》20年。这部承载着诸多80、90后青春记忆的经典IP影视化后,被各类社交媒体吐槽不断。
剧本杀、Super Vocal、街舞培训、故宫文创……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竟然隐含着一个共同点:其相关产业均由综艺而带火。
2020年提前完成文创产业在全市GDP的占比目标,2021年的上海文创产业还将怎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座城市发展文化产业,除了要考虑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还要考虑非文化产业的因素,而后者往往更重要。
当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表盘,当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成为“爆款”……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在中国,这十多年来随着产业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成了艺术产业的孵化之地。现在我们将探访中国部分城市的工业遗产改造艺术园区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两个“零”的突破。
2018年12月28日,位于世博会法国馆的民生美术馆宣布美术馆即将迁址,新址是位于静安区的新业坊内,预计于2019年4月试运营。
11月9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小文博会——“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活动主题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将成为“故事”的主角之一。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文博会)将于10月25至28日在北京举办,美国、法国、英国等67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将参展参会。